到晌午。
采薇赶紧服侍她起床。
桃夭才盥洗完,正准备吃些东西,外头的小黄门来报,说是皇后请她去一趟坤宁宫。
皇后甚少在这个时候请她过去,便是有事,也是直接叫人来同她说。
想来定是有十分要紧的事情。
桃夭东西也来不及吃,叫采薇替自己梳妆更衣后,匆匆赶去坤宁宫。
厌翟车行至坤宁宫门口,桃夭便撞见渤海国公主竟然从里面出来,心中十分诧异。
渤海国公主向她行了一礼,道:“太子妃安好。”
桃夭向她微微颔首。
渤海国公主并未多说什么,便离去了。
采薇小声道:“她一个番邦公主,怎会来这里?”
心中十分不安的桃夭没有作声,向宫苑内走去。
才到正殿,她就瞧见皇后端坐在榻上,手里拿着一本奏疏,瞧着上面的纹样,像是渤海国的奏疏。
她想起昨日比赛结束时渤海国公主的话,心中隐约有了不好的猜测。
果然,她才坐下,皇后搁下手中的奏疏,缓缓道:“渤海国国主想要将公主进献给东宫做良嫡,此事,太子妃如何看?”
桃夭闻言,脑子嗡嗡作响。
皇后见平日里总是一脸乖巧的女子此刻面色煞白,于心不忍。
若是因为子嗣,自己还可以等等,可是这次事事关两国邦交,且对方只要求做个良嫡而已,于情于理,也没有拒绝对方的理由。
她道:“请太子妃过来,是想同你商量商量。”
其实说是商量,彼此心中都明白,身为后宫女子,哪怕是她这个一国之母,遇到这种事情,也只能咬碎了牙往肚子里咽。
沉默许久的桃夭问:“此事是否已成定局?三郎可知晓?”
皇后点点头,又摇头,“三郎还不知晓。”
桃夭低垂眼睫没有作声。
半晌,哑着嗓子问:“母亲的意思是叫儿媳劝劝三郎?”
皇后的本意确实如此,可眼下怎么也开不了口。
桃夭却什么都明白,“儿媳知晓了。便按照母亲的意思去办。”言罢,拿起矮几上奏疏,不待皇后说话,起身告退。
她失魂落魄走出坤宁宫,等回过神来时,人竟然到了明德殿,瞥了一眼手里烫手的奏疏,正准备回去,却听见渤海国公主的声音。
听说渤海国公主正在拼命学汉语,虽进步很大,可是声音到底同他们还是不一样。
桃夭叫人不必通报,站在明德殿的窗口往里看,果然瞧见渤海国的公主在殿内,好似哭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