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地下,母亲会不会原谅我。”
“劳烦以后家祭时,小妹同母亲说两句好话,叫她莫要怪我,我知道错了……”
桃夭看着怀里因为激动,面颊泛着不正常潮红,泪流满面的少女,想起了自己刚流落到桃源村那一年,日日抱着娃娃坐在院子里从天黑等到天亮的日子。
从前她总是觉得自己若是什么都记得就好了,这样就能找到回家的路。
后来她同哥哥相认时,也非常遗憾自己什么都不记得,就连母亲生得什么模样都忘了。
如今突然觉得不记得有不记得的好处,就好像在听旁人的故事,也不会感到心痛,只是有些感慨。
桃夭替怀里的少女抹去眼泪,轻声道:“二姐姐说得那些我全部不记得,母亲若是真有在天之灵,也会原谅二姐姐。”顿了顿,又道:“这些年我过得很好很好的,唯一的遗憾就是不记得母亲的模样。不过没有关系,母亲那样爱我们,想来是不会介意的。”
怀中的少女闻言,突然捂着脸呜咽起来。
她到底是不如她的!
桃夭轻轻拍着她的背,直到她哭睡着,小心将她搁在床上,又替她掖好被子,这才出去。
她一打开门便瞧见守在外头,一脸严肃的许凤洲同正在抹眼泪的赵姨娘。
赵姨娘忙问:“她还好吗?”
桃夭颔首,“刚刚睡下,待会儿再叫太医过来瞧瞧,总会好的。”
赵姨娘闻言,眼里又淌下泪来,瞥了一眼立在一旁的许凤洲,哽咽,“太子妃能否借一步说话?”
桃夭同她进了旁边的暖阁内。
门才关上,赵姨娘突然跪在桃夭面前,哭道:“妾身能不能求太子妃一件事?”
“有什么话说便是,赵姨娘这是要做什么?”
赵姨娘服侍了许贤一辈子,虽是妾室,可在桃夭心里一直是拿她当长辈看待。
她连忙要搀扶赵姨娘起身,赵姨娘却怎么都不肯起来,只是哭。
她只得道:“姨娘要求我做什么?”
赵姨娘哭道:“这个傻孩子这些年心里一直惦记着太子殿下,都拖到十八岁都不肯议亲,如今她快不行了,我想求太子妃请太子殿下来瞧她一眼。哪怕是走了,也走得没有遗憾。”
桃夭闻言心中一震。
她一直以为二姐姐不过是同其他长安的贵女一般,倾慕郎艳独绝的太子殿下,不曾想竟然有这样厚重的情意。
可谢珩说并不认识她。
不待桃夭说话,她再次伏地叩拜,“妾身知晓自己这个要求很无理,可妾身一辈子就只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