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重生而得来的“先知”,贸贸然说的话,没人会信她的。
程晓珍只说舍不得柳枝,叫她再呆一晚上,明天还能买一张卧票,不是比坐硬座舒服的多吗?
张红哼一声,算是认可了这个说法。
*
程晓珍回了家,发现钱素梅正在裹饺子,还准备了猪油渣做馅儿。
钱素梅看见女儿,笑问:“和柳枝聊完了?”
程晓珍有些惊讶。
“今天你赵婶子来过了。”
程晓珍瞬间了然,赵婶子是整个筒子楼里最爱谈八卦的人,有她在,柳枝回来这么大的事,肯定传的到处都是。
“柳枝妈是真狠心,好好的大闺女说不要就不要了?柳枝不像你还能走高考的路子,她初中没毕业就辍学了,功课肯定跟不上。这会儿叫她回去,就等于叫她扎根在川藏,这辈子恐怕难翻身了。”
钱素梅不愧是过来人,说起话来一语中的。
柳枝下乡的地方如果是乡下还好些,如今分田到户,不至于饿肚子。川藏那个地方,环境太恶劣了,柳枝的男人没过多久就死于一场雪崩,柳枝一个人带着两个孩子怎么过日子?
程晓珍一边帮他妈包饺子,一边试探:“妈,你对个体户是个什么看法?”
作者有话说:
第18章 小事业
他们家现如今住的房子宽敞,前头还能支个门脸做小生意,这早在程晓珍买房子的时候就看好的。当初要不是这里位置实在好,没准程晓珍还会选择一个和从前差不多的筒子楼住。
华兴纺织厂现在看着挺好的,其实内里的问题很多,早在九十年代初的时候,华兴纺织厂就不复存在了,因此而下岗的工人不知道有多少。
这个小门脸,程晓珍就是为了以后家里人下岗做准备的。
不过,她没想到刘莉莉会和她丢失的档案有关系,没准因为这一层,会大大加速父母下岗的时间。
程晓珍思来想去,还是觉得自己该早做准备。
“个体户?”钱素梅还真没考虑过这个问题。
如今家里能住的开了,就算过两年儿子娶媳妇也能有地儿住,再加上晓珍屋子里还躺着一块大黄鱼,让钱素梅觉得整个人前所未有的安心。
好像什么都不干,就这么到点上班、下班,挺好的。
个体户他们这里也不是没有,干的都是些什么人呢,返乡却没有工作的盲流、劳改犯、残疾人等等。旁人说起“个体户”三个字,语气中都带着不屑和鄙夷。
自家要做个体户,说出去要给厂里人笑死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