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规矩借了夫人的名义。
大概开业以后, 他也不会像去烧烤店那样频繁的光顾自家酒楼, 要将避嫌进行到底。
投资人爸爸不管事, 沈丽姝不能也跟着当甩手掌柜, 可能跟烧烤店一样, 等店里一切走上正轨、工具人小伙伴们也纷纷独当一面后, 她可以舒舒服服的躺着数钱,但是起步阶段,每个创业老板该吃的苦, 她还得再吃一遍。
因此很长一段时间内,沈丽姝身上的担子都会比较重。
不过如今的情形也比开烧烤店好太多,跟资金充不充裕倒没关系, 而是因为徐大舅帮她分担了了极大的工作压力, 后厨那部分最脏最累的工作都徐大舅负责了。
他从七八岁就正式跟着徐姥爷学厨艺, 十几岁去酒楼当厨师, 二十多就当上了主厨。如今还不到四十,可这丰富的从业经验,完全当得起一句老师傅了!
徐大舅不但有经验有技术,更难得的是还保留着对这一行的热爱,搞起事业来让沈丽姝这个卷王都自愧不如,不但后厨所有事务一把抓,甚至连采购都不放心交给别人,正跟沈丽姝坚持要亲自早起去采购最新鲜的食材,手把手调教徒弟几年,以后再慢慢把这部分事情交到他们手里。
总之徐大舅搞起事业来是真上头,恨不得多长出几双手脚、好让自己面面俱到。
沈丽姝作为大外甥女,少不得劝徐大舅保重身体,但站在合伙的角度上,有这样责任心重、事必躬亲的合伙人,这可给他们省了好多麻烦。
让专业的人去做专业的事,沈丽姝很乐意把经营管理以外工作全部交给徐大舅,和投资人爸爸讨论股份的时候便主动给徐大舅争取了福利,最后方案就是他们三方各占三成股份。
徐大舅自己没掏钱,技术入股也是一样的,再考虑到他以后才是那个劳心劳力撑起酒楼的核心人物,开这个待遇并不算过分。
说是沈丽姝努力帮大舅争取来的,其实也没这么夸张,她只那么一提议,投资人秦叔叔二话不说就点头,表示应该的应该的。
可能这就是跟读书人做生意的好处,他们不像商人一样精于算计、斤斤计较,有些书读得太多被洗脑了,甚至羞于开口谈利益,但迫于生计又不得不染上铜臭味,因此只要不涉及底线,他们便不会计较太多,至少不会恨不得随时随地掏出算盘计算得失。
秦郁松倒不是把脑筋读死了的古板书生,他只是单纯出身富贵,不怎么把金钱放在眼里,合作开酒楼不过是适逢其会,这本就是他名下的铺面,与其租给不相干的人,他更愿意交给这个虽无半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