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孝敬老父母了,村里地里肯定也有些活计,需要另外三房帮他分担,那么他的工钱要不要上交公中。
若上交,具体又该上交多少?
这种看着是小事,但放到乡下人家,一个不好打起来也是有可能。
因此沈四伯最快也得明天才能上班。
只是这时候,沈大路高兴之余,又想起了另一件事,有些纠结的说,“现如今给连四叔都跟我们一起进城了,家中只剩我爹和大伯三叔,还有大哥他们四个会削木签,每天又要增加五十斤烤肉,不知道他们忙不忙得过来。”
显而易见,这位二堂哥进城几天,虽然还不如徐虎兄弟会来事,有时候就连最小的堂弟沈大柳也表现得比他更机敏,但沈大路自己进步却也很大,已经从在家事事听长辈安排,开始学会了观察和动脑筋思考。
他此时提出的疑虑,就并非全无道理,不过沈四伯对家中情况了解更多,很乐观道:“忙得过来,大不了这几月冬闲,叫你叔伯们在家多削些木签放着备用,往后开春了,也不会因为把精力全放在这里,导致耽误了地里的活。”
沈丽姝也笑道,“二堂哥和四伯说得都极有道理,不过我倒觉得,伯父们委实不必那么辛苦,能做多少做多少,若忙不过来,老家还有那么多乡里乡亲呢,花钱请他们帮忙也是一样的。”
她是用行情价请老沈家提供木签的,但想也知道,这种灵活多变还没什么技术难度的“兼职”,放在乡下只会是可遇不可求,老沈家就算把价格再压低两三成转手外包,也会有乡亲们抢着干的,这个时代最不缺勤劳肯干的人。
反正如果换成是沈丽姝,她宁愿当中间商赚这个差价,自己还能再打一份工,双倍的收入双倍的快乐!
不过老沈家这么兢兢业业在家帮她削木头,沈丽姝也是欣慰的,这说明老沈家即便情况比徐姥爷家复杂一些,各房私下都有自己的小心思,远不如徐老家人心那么齐,但他们本质也都是踏实本分的人,没那么多勾心斗角。
沈丽姝发现,她自己心眼子多 ,反而就喜欢身边都是老实人。
尤其是在这个家里,有她一只小狐狸就够了。
再多一只,就怕发展到后画风突变成自己人互相扯头花。
但老沈家也是太老实了些,让她不得不提醒他们走捷径的方法。
即便如此,沈四伯都没开窍,想也不想的说,“现在忙得过来,还用不着请别人。”
沈大路也只是进步了一点点,还在那附和呢,“是啊,只要这两个月多削些签子,开春也忙不了几天,家里还是能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