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手中的佛串,没说话。
她知道皇上不会做这种事情,她联想到小赫舍里氏刚进宫就生的那场急症,怕是这应该是那内宅之人的手笔,而皇上显然如今已经借助自己先前给他提供的那小部分人脉,查到事情的真相了。
太皇太后在心中盘算着,她能理解,毕竟人都是有私心的,且女子为母则刚啊……
太子之位稳固,对皇家、对大清、对赫舍里家都是幸事,唯一对不起的应该就只有那小赫舍里氏一个了。
她看到一旁的皇太后眼中已有不忍之色,知道这是对小赫舍里氏的未来,感同身受了。
太皇太后轻轻一叹,也没有再说其他。
她青年丧夫、中年丧子,两度在危机时刻照拂幼帝上位。
她这一辈子,经历的太多了,风风雨雨、刀光剑影不知凡几。
如今心中最重要的就是大清和科尔沁。
呵!在这宫里,亲生子女就靠得住嘛?
想当初大清刚刚入关,自己为了福临能够坐稳皇位,付出了多少?
而她的亲生儿子呢?
活得极端任性和叛逆,为了董鄂氏一个人,对其余的嫔妃排斥的紧,废了自己的侄女孟古青不够,还要废了自己的侄孙女琪琪格。
如果不是琪琪格,不通满语和汉语,只会蒙语,且性格是憨直憨直的。
她偶尔还能看到她所说的那些“琪言琪语”能把自己的任性儿子噎的说不出话来,还把那个糟心的儿媳妇气得抹眼泪,自己在一旁看着也是挺乐呵的。
后来董鄂氏没了,她的福临也不要这万里江山,不要这满宫妻妾儿女,也不要她这嫡亲的皇额娘了……
感情都是相互的,小孩子的心思最为纯净,倘若小赫舍里氏真心对胤礽好,不愁以后没有靠山。
三人一时沉默,慈宁宫中原本热络的气氛,也渐渐冷却了下来。
作者有话说:
【注释1】
清世祖孝康章皇后佟佳氏(1640年12月31日-1663年3月20日),原姓佟,汉军正蓝旗人(康熙帝登基后先改隶汉军镶黄旗,后改隶满洲镶黄旗),生于崇德五年十一月十九日,佟图赖之女,顺治帝妃嫔,康熙帝生母。
顺治十年(1653年)入宫为庶妃,顺治十一年(1654年)生皇三子玄烨(康熙帝)。顺治十八年(1661年)正月,顺治帝驾崩,康熙帝即位后,与孝惠章皇后两宫并尊,称圣母皇太后,上徽号曰慈和皇太后。康熙二年(1663年)崩逝,年仅23岁,葬孝陵。康熙、雍正、乾隆屡加谥,全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