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材料,接下来只要选定位置、设计海底建筑结构、提供材料,就可以开始建设了,完全不需要再去考虑人手的问题!
其实在第一次看到深海二号的建造能力时,于嘉就特意问了丛筱一个问题,那就是既然丛筱能设计出用于深海建设的水下机器人,那么当时建造新实验室的时候,为什么丛筱提供的都是新实验楼用的各种新型建筑材料和节能系统,却没有建造机器人?
连深海二号和各种可编辑材料都能发明出来的丛筱,可能发明不出来专门用于建造的机器人么?
当然不可能!
只是,科技的飞速发展往往伴随着很多问题,尤其有一个问题最难以回避,那就是很多的工作、技能、工具都有可能随着科技的进步而被淘汰!
不过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但丛筱知道因为自己的存在,会大大加快这种科技发展速度,那么很有可能就没办法留给一些人接受并改变的时间。
这并不是一件好事,很多人可能一辈子都靠一个手艺过活,如果丛筱发明了什么机器人或者设备取代了对方的这种工作,那么他以后该如何生活?
丛筱一直都在小心翼翼的避免着这种问题,像之前发明的生物可降解塑料,丛筱就不嫌麻烦的研究了很多原本的塑料生产线,最后专门设计出一种可以沿用之前生产线,只是从原材料和配方上有了变化的生产方式,这样,就不会有人因为她的发明而破产或者失去工作。
初级治疗仪和中级治疗仪也是,虽然它俩可以治病,但有了它俩后只会减轻医生繁重的工作、减少患者痛苦的时间,却并不会一口气剥夺所有医生的工作计划。
当然,像是对社会和人类不好的东西,丛筱就没必要客气了,像是癌症特效药的那个成分,相信没有一个擅于做肿瘤切除手术、擅于治疗癌症手术后续化疗工作的医生会说这个药生产的不好,因为它是救命的药。
但建筑机器人不同,全国靠建筑工程相关工作生活的人太多了,尤其是底层工人的学历和能力注定他们在失去这份工地工作的时候没办法找到更好的替代工作,就算短时间内建筑机器人不可能完全取代人工,但它的存在对这些人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
所以,当时丛筱只发明了各种对实验室有益的新型建筑材料,而没有专门去发明一种建筑机器人,即使这种建筑机器人的速度和效率可能会比人工更高。
但深海二号不一样,没有它,也不可能有人真的潜入到海底去建房子去,所以它不是取代别人的工作,而是完成在此之前没有人能够完成的工作内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