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条就会写字的人偶。
无论再精巧,都须人力来维持。而眼前的物件,只需填入燃料,便可不知疲惫地前行……
玄烨想起那些数字——若是计算无误的话,这简直能推动万钧巨船!
航海非常依赖风向,水上行军更是如此,若是风向不对,便如陷泥沼。
昔日诸葛尚且要开坛借东风,如今若有如此利器,岂不是不管什么风向,都能全速前行了?
从前因海上流寇叛贼熟悉风向海流,水军总是拿他们无能为力,如今看来,有此利器,简直天助大清!
玄烨想及此处,便越发激动,拳头也握得紧紧的。
“你竟能制出如此机巧之物,真乃我大清幸事。”玄烨激动之间,拍了拍黄履庄的肩膀,“你就在京城住着,竟然吏部官员都如盲了眼睛,竟然无一人察觉有此等人才!若不是德妃慧眼识珠,竟害我大清差点失了一位有功之臣!”
“皇上……过奖了。”黄履庄讲完了蒸汽机的事,被玄烨戴了一通高帽,又回到了惶恐的样子,向淑岚的方向看了看,又说道:“其实,此物也不全是微臣的功劳,若非德妃娘娘提点,这蒸汽机恐怕只是中看不中用罢了……”
“哦?德妃还懂得这些?”玄烨望向淑岚。
“微臣一直愁于,机械中的冷凝水会使热量损失之事,娘娘便用灶台间如何分离冷凝水的道理提点微臣,微臣这才连夜改造出如今的结构。要说功劳,还是离不开德妃娘娘。”黄履庄倒也没将功劳都放在自己一人身上,而是将改进的原委说了出来。
“嫔妾不敢居功。”淑岚忙谦虚道。她心中自知,自己只是身为过来人,才知道改进的方向,然而没有人去具体实施,一切都是空中楼阁罢了。
不过嘛,她知道玄烨在心中给自己记了一功,如此一来,倒是可以趁机跟他要点什么。
敲玄烨一笔什么东西,这个可以暂且搁置之后再细细想来,眼下自然还是要替黄履庄跟玄烨谈判才是。
淑岚见黄履庄脱离了专业范畴,便嘴笨得很,对着玄烨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来,便叹了口气,对玄烨一礼,开口道:“皇上,您可还记得,方才嫔妾说,这给大船造发动机一事,需要的一百工匠的事?您看……”
“一百工匠?!”
黄履庄脱口而出,他现在觉得管着小几十的人,就是一大片人了,要一百人在眼前……他想想都觉得头晕眼花。
“一百工匠?”
这是玄烨的声音,“区区一百,这哪里够?”
他此行派去的,不只是接应胤礽的船,还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