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袭黑衣,绷着一张冷面。
承受了轩然大怒的男人的所有怒火。
荀岸黑着脸,扫落了案几上所有的茶具。
陶瓷茶盏,噼里啪啦碎了一地。
“一群废物!”男人声线凛冽,怒得脖颈青筋暴起。
负在身后的手紧握成拳,似要捏碎一切。
“公子息怒,那姓卫的是被抬进太尉府的。”
“虽没能一击毙命,却也重伤未醒,不见得能好好活下来。”
黑衣人冷静应对,冲男人拱手:“安王殿下说了,姓卫的便是再能耐,也不过一介臣子,只是别人手中一把利刃罢了。”
“公子的重心还是应当放在执刃之人身上才是。”
“何必在一个卫琛身上费尽心机。”
荀岸冷眼扫过去,黑衣人适时闭嘴,垂眼低头。
室内氛围似绷紧的弓弦。
荀岸便如一支羽箭,心中怒意蓄势待发。
但他终究还是忍下了。
只盼着卫琛最好重伤不治,老老实实死在太尉府内。
千万别误了他的喜事。
待黑衣人离去后,荀岸逐渐冷静下来。
他不禁沉思,卫琛怎会提前回京,还特意隐瞒行踪,悄然入京。
难道是经他的手,送去西域的飞鸽传书出了什么问题,露了马脚,所以才引起了卫琛的怀疑?
-
昭澜将卫琛送入太尉府后,宫里的太医第一时间赶到,为昏迷不醒的卫琛诊治。
他此番提前回京,虽未报备,却因带回了西域的降书,令皇帝十分开怀。
不仅不计较卫琛隐瞒行踪,暗中回朝的真相。
还下旨提了卫琛的官职,封为当朝丞相。
朝中百官对此尚有异议。
但支持卫琛封相的朝臣还是占了多数。
且此番卫琛与卫贤,确实功不可没。
不到两年便平定了西域之乱,带回了西域王的降书,还签订了西域质子入京的协议。
此番功绩,可保大延西境至少百年安定。
于国于民,皆是盖世功劳。
令他兄弟二人封侯拜相,也是理所当然。
何况卫琛的仕途一直坦荡顺利,在其位谋其事,从来都是有功无过。
实乃国之栋梁,本就前途不可限量。
他为人处世不仅比同龄人更沉稳妥帖,甚至连许多朝中老人也对其望尘莫及。
朝中支持者颇多。
于情于理,这丞相一位,也少不得要给出去。
皇帝也有自己的考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