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样的家业继承,还亲自上手操持书肆,拿自家的事来编话本子,不惜编排诽谤自身以谋利……果真是同那楚济舟一样,自甘堕落,上不得台面!”
“这竖子真是污了魏国公府的门楣!”
“何止魏国公府?勋贵里出了这样的人,如戏子一般卖笑于人,是勋贵之耻啊!”
这群人中,不乏之前被苏赢爆了黑料,家中子弟被殴,却只能赔礼道歉的人。
尤其是潞国公府因此除爵后,兔死狐悲的他们对魏国公府的不满就更深了。
从前他们还不能将这不满流露出来,毕竟起因是他们自家做了不该做的事。但现在,是苏赢自甘堕落,那么他们指责起对方来,也就义正辞严,光明正大了。
一边这样说,他们一边继续追更。
在平民百姓快乐追文,上流圈子一边批判一边追文的过程中,《上京秘闻》的正刊讲完了魏国公府之事,有了新的内容。
首先就是#上京街头魏国公世子惨遭围堵是道德的沦丧还是人性的扭曲#。
#揭秘各家各府不为人知的那点事#
——《上京秘闻》当然不至于这么直白,依旧延续了以话本子来写真相的特色。
所以事实上是这样的——
《官场升职记》:讲述某不透露姓名的御史如何收受贿赂如何歪曲事实如何污蔑竞争对手一步步上位。
《大齐世族》:讲述某不透露姓名的潞国公等人如何不择手段维持家门兴旺,发展壮大家族。包括但不限于用养子假充世子,吞并良田、强买强卖、逼良民为奴。
《后宅风云》:讲述某不透露姓名的良家女子被恶霸强抢后如何在后宅一路生存。
总之,朝堂百官、文武勋贵,都成为了不透露姓名的原型人物,写进了话本里。
一般人看到这些内容不会有什么反应,但当事人稍稍一看,立刻就会升起熟悉之感:这不都是我做过的事吗?
再仔细一看,那字里行间都是内涵啊!
原本还在看乐子,突然发现自己被内涵,从看乐子变成了乐子的众人:“……”
好家伙,这是在这里等着他们呢!
于是乎,这一日,对一切一无所知的魏国公徐潜刚刚上朝,就被四面八方投过来的目光包围了。
不等他反应过来,群臣的弹劾声,已经淹没了整个朝堂。
魏国公徐潜:???
“臣要弹劾魏国公教子无方,纵容其子肆意污蔑朝臣,诽谤公卿……”
虽然莫名其妙被围攻,完全没搞清楚是怎么回事,但听到“教子无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