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前的工作人员,非常困惑的看着围绕在四周所有的萤幕,他伸手在键盘上快速地按了几个按键,一个奇怪的符号出现在大萤幕的中央,或者应该说一个奇怪的符咒。
「解开它」他下令道。
汤先生心里知道,要解开这样一个封印不是那么容易的事,要花上不少时间。真正的问题是:谁设下了这个封印,这里面的29位工作人员,每一个都是经过严格的审查,或者说每个人几乎都是继承了自己父兄辈的职位或者经过严格的精挑细选的长时间观察,没有人是外人。能够进入这里,是因为你的家族渊源,是因为继承,是因为几百年来的传统,因此不可能有人混得进来。
而这里发生的任何事,他没理由不知道。
-------------------------------------------------------------------------------------------------------
数千年来,中国歷经朝代更跌,兴衰起伏。而每当国家陷入危难或面临生死存亡关头的时刻,一向隐匿于宫廷深处的神祕部门就会在这其中扮演关键性作用,给于主君建言与提醒。
明代从事这项工作的是带有一定神秘色彩的衙门钦天监。明初沿元代之旧,称之为太史监,后改太史监为太史院,再改名为钦天监。为了探测上天的奥秘和意图,钦天监在北京和南京的东南都建有观象台,台上备有浑天仪、简仪及其它设备。由于该监专业性强,故监官不得改任其他衙门,子孙世袭,不得改从他业。
到了清初,钦天监中的人事曾出现四次大规模的更动:头一次发生于顺治元年,受到顺治帝器重与喜爱的汤若望授命掌理监务之下,监中职官多改由天主教徒担任,使用《大统历》或《回回历》的天文家均遭贬黜;第二次发生于康熙四年「历狱」定讞前后,清政府在监中广置满洲监官员缺;第三次发生于康熙四年八月杨光先新任汉监正之后,习用西法的监员多遭剪除,杨光先并陆续考选了一批监官替补,初以《大统历》推历,后改用《回回历》;第四次发生于康熙八年「历狱」全面翻案之时,南怀仁率支持西法的天文家重掌监务,原监正杨光先及监副吴明烜等人均遭免官。
民国之后,基本上以现代化之名早已废除此等官职,然而世袭的监官转入地下,依旧为统治者卜算运命,从国家机运到统治者的决策都继续受到影响。现在,这个神祕的机构仍旧存在,为了国家安全与主君的未来,继续观星卜卦,参透天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