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母亲所说,纵使家境不算富裕,但她却从未在物质生活上刻薄自己。
举凡口中的食物、身上的衣服、学校的学费……甚至于,假日时和同学们出游所花的钱,只要是力所能及的,母亲在她身上的花费,从来不会吝嗇。
母亲的年纪不大,约莫是在自己这个年纪时生下自己的……对于这个与自身关係最为亲近的亲人,程心怡其实并不怎么瞭解。
她不清楚自己的父亲是谁,只知道为了他,当年的母亲连学校也没去了,甚至还与家人翻脸,在那之后再也没有回过老家。
但在豁出了一切以后,她却终究没能换来父亲的相守。
(「你可得要给我好好表现,别让别人觉得,我一个人就养不好孩子了。」)程心怡无法忘记母亲说着这句话时的模样。
她不知道其所谓的「别人」是谁,只知道对母亲而言,自己的存在大概就像是一种证明——证明其不会轻易向命运低头的那股执拗劲。
而就目前来看,她似乎也做到了。她独身一人将女儿拉拔长大、让她进了一所风评相当不错的学校……只要按着目前的步调行走,她应该能活出一条和当初的自己截然不同的生命轨跡。
可对于其为自身所付出的种种,程心怡却丝毫不愿向他人提起。
为了方便整理归纳,人们总是习惯将各种事物分门别类。
工具、书本、玩具、食物……
甚至于还有人类本身。
就像贴在书页上的各色标籤一般,为了能更方便快速地理解某人,人们也总是习惯在他人身上贴上各种标籤。
这个人是个有钱人,所以随之附加的备註可能还有高傲、嚣张、跋扈……那个人是个几乎足不出户的宅男,所以在他的身上,似乎还写着内向、阴沉……
许多时候,人们往往在还没深入了解的情况下,便擅自为对方安上了许多字词。
那么,若说到「酒家女的女儿」,又能标上哪些附註呢?有关这个问题的答案,程心怡可以提供很多很多。
却没有一个是她想保留的。
身为一个一没学歷二没经歷的年轻女人,又要养活自己与一名年幼的孩子……对于工作,母亲的选择并没有很多。
于是,灯红酒绿的声色场所,成了她最终的选择。
程心怡记得,从小,每当附近的邻居见到自己时,总会以一种诡异的目光对着自己指指点点。
一开始,她并不瞭解那些目光的含意,但随着年龄渐长,她也明白了。
学校里,同儕们的恶言相向与师长们的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