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作品便是他们回报粉丝的方式。然而,纪书然这封邮件却一反常态,先是亲切表示自己的感谢再则熟稔的邀请唐依见面。
并非纪书然亲切,而是唐依在信中表明的几处不协调正是纪书然刻意为之,却因没有润饰好让唐依看出来了。唐依给的建议恰好贴合书中脉络进而决定会一会唐依。
而这之中的弯弯绕绕唐依并不知晓,她一心只想知道,为何纪书然的书有那么多巧合也许是她疑神疑鬼但她还是放心不下。在看完信件后,唐依随即答应纪书然的见面邀请。并在信中附上见面的地点与时间供参考,文末还附上了自己的联络电话方便联系。
很快的唐依接到纪书然的来电,对方表示信中的时间与地点选的不错,自己会准时赴约。此时唐依心中隐约觉得自己有所疏忽但一心想藉由纪书然釐清是事情全貌,便不做多想答应对方赴约。觉得自己对于釐清事实又迈进一步的唐依并不知道,她将面对的到底是什么。
唐依与纪书然约的是週末在距离出版社不远的咖啡厅。这间咖啡厅距离出版社不远,常有编辑约作家在这见面也有不少编辑喜欢来这审稿。
这天,唐依带着笔电早早到了咖啡厅一边校稿一边杀时间。
当唐依一次又一次的瀏览着萤幕上的稿件后越发觉得这之中的巧合有些不寻常。像是书中的手法看似有些粗糙,可细细推敲就会发现其实是可行的只是关键点被隐去了。起初唐依以为作家隐去这些是为了不让作品太血腥暴力以防读者不适,可就算这样也不至于将关键性的证据或线索藏匿起来。
这就像是凶案里有兇手与被害人却独独缺了作案凶器一样,甚至连凶器是刀是枪都不知道,一句「兇手把他杀了,所以他是兇手」然后完结,这样的文章怎么看怎么彆扭。
「你是唐依吗?」当唐依还在紧盯电脑跟文稿较劲时,一个男声响起,唐依抬头一看,正是作家纪书然。「我是,请坐。要喝点什么吗?我去点。」唐依迅速反应过来并招呼纪书然坐下。
间聊中,时间飞快流逝而唐依却没从纪书然口中套出有用的消息,不是一句「作家的灵感阿」,不然就是「可能灵感来得太快书写不及吧」一句带过自己书中有异的地方丝毫不想深聊。反倒是对唐依很感兴趣一样,问着为何觉得这处不妥又或是有什么感想。同样的由于唐依自己都弄不清这些巧合如何產生自然只能应付过去。
会面结束后唐依觉得身心俱疲比平时校稿还累。面对稿件,只要顺着思绪便可完成然而跟作家聊天,常常思绪莫名其妙被牵着走,聊天的方向也都很容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