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杨家的三名姻亲闲赋了两家,实力不如此前。但马、曲两位,到底是以爵位荣养在家,萧承也没有下狠手清理他们的门生故吏,朝中依旧有些影响力的。
最重要的,是杨家小女儿在后宫之中,荣宠不减。
杨家子弟,杨大眼此前近前侍奉,颇得萧承信任,从而坐镇一方,执掌数万大军。杨延和此前在内阁行走,能力时常受到朝中称赞,如今更是连升数阶,充任三品布政使。
以杨家的门路入朝,显然更能够进入当今陛下的眼中。
说到这里,诸葛亮微微顿了顿,神情有些复杂地道:
“只是我本以为还需要一番手段证明我等能力的,倒是没想到,当今陛下竟然这般……这般、有魄力,直接就赐下官身,还当即下旨召集工匠修建祈风台。”
诸葛亮措辞了许久,方才挤出了一句“有魄力”。
毕竟仅凭着一封军报,直接就赐下官职,还同意修建祈台这样有些荒谬的建议,着实有些让人匪夷所思。
也不知道,到底是当今陛下太过信重杨大眼了,还是太容易被人糊弄了。
徐庶闻言,眼皮一垂,正色道:
“你此前,没有关注过一些传闻吗?”
诸葛亮一愣,反问道:
“什么传闻?”
徐庶压低了声音,故作神秘道:
“朝野之间流传,当今陛下手中,有着一支暗探,潜伏天下各地,也不刺探情报,只专司为皇帝收拢各国人才情报,供陛下征辟。如今朝中不少年轻有能力的大臣,也未曾经科举,便被发掘任用了。”
诸葛亮眉头一皱,道:
“还有这样的暗探机构嘛……只是你我二人刚刚学有所成,这一两个月来在秀山郡方才有些名声,就能够传到当今陛下的耳中?”
“当朝礼部、吏部尚书,两位张大人,据说是前脚刚到中庆城,后脚就被授予了官职……这江湖朝堂偌大,暗中隐藏的人手势力,谁又能够说得准?大云皇室此前蛰伏数十年,暗中组建这么一支队伍,为重夺大权做准备,倒也是不稀奇!”徐庶道。
诸葛亮沉默片刻,缓缓点了点头,不再多言。
徐庶停顿了一会儿,又接着正色道:
“对了,国中仅有的一支内河水师,刚刚已经奉命前来。”
说到这里,他微微一叹,道:
“只是这国中水师,此前一直不受重视,最大的船只,也不过刚过五百料。你我都是亲眼见过黎朝水师的人,知道这其中有多大的差距!若非你我尽力劝阻,只怕以杨将军的秉性,就直接要将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