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着这让人肉麻的马屁之言,浑身鸡皮疙瘩竖起,连忙出声道:
“只是年号而已!”
又不是盖棺定论的庙号,萧承就不明白了,这有什么好争执的,随便取个好听上口的不就行了?今日的大朝会,可算是就浪费在这件事上了!
说起来,今年本该就是萧承登基之后改年定新年号的元年。
但说起来,此前萧承登基之时,前太师汪晓,还执掌大权。那时又逢与黎朝大战,实在没有精力顾上给萧承换个新年号。
等萧承正式掌权之后,又是边军拒听调令、两国齐攻云国、佛门谋逆,以及数次朝堂清洗。如此之多的事情牵扯,实在让人无法顾忌这个什么年号。
不过如今,朝堂逐渐稳定,再加上又至年底,总不能再用先皇的年号了,这才有了今日朝堂争执之事。
萧承实在不愿意一众人再为了这玩意扯皮,再次出声道:
“这样争执下去,何时是个头?马卿,你是尚书令,你直接选个好听的就行!”
听到萧承之言,马敏文微微躬身,沉吟片刻,道:
“启奏陛下,便以‘昭圣’为年号!”
萧承实在受够了他们这没意义的争执,当即拍板道:
“就这个了!”
这个年号,有圣德昭彰之意,意寓倒是不错。再加上有萧承的一锤定音,一众百官自然也不好再争论下去。
萧承长舒一口气,当即道:
“可还有别的奏报?”
百官闻言,皆是低头站好,不做言语。
眼看着没事了,萧承刚要宣布下朝,便看到马敏文颤颤悠悠地捧着奏折站了出来,用中气不足的声音道:
“臣有本要奏!”
萧承看着马敏文,眉头微微一动。
刚刚向你询问年号的时候,你可还精神抖擞,毫无老态的模样呢!这怎么我扭个头的功夫,你就这模样了?
“准!”
马敏文闻言,当即跪伏在地,沉声道:
“臣年老体弱,难以肩负国政,愿乞骸骨,避贤者之路!”
这话的意思,就是说自己年纪大了,请求退休,给年轻有才能的人让位。
马敏文今年,六十不到,正是一名政客能力的巅峰。再加上养尊处优这么多年,精力绝对足够处理国政。
什么乞骸骨,不过是一个辞官的借口罢了。
此前就说过,在杨家的掺和之下,尚书令马敏文的马家,尚书丞曲诚的曲家,太尉陶艾的陶家,已然成就了姻亲的关系。
纵使三家之间真正相处之时,颇有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