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承闻言,却是不由得一笑,道:
“哪有天子,去和臣下抢功劳的?今日得胜归朝,朝堂诸卿,三军将士,有立功者,皆有重赏。云国百姓,免赋一年。遇战事之州郡,一年之内,赋税皆免!”
赋和税,自有区别。
按照云国制度,赋,是用来供养军队需用,民役支度。而税,则是是天子奉养百官禄食庶事之费,即供给国家行政费用。
萧承轻飘飘的一句话,便直接让云国今年的赋税收入,起码打了个五折。
不过这事,可不是萧承脑子一热。
接下来削弱佛门,乃是重中之重,就连借口都准备好了,就等下手。
可是这样一来,便需要百姓在皇权和宗教权之间,更信任、倾向于皇权,才能保证将民间的动荡降到最低。
萧承此举,便是为了这件事准备的。
至于之后要用钱了怎么办?
呵呵,感业寺六百年的底蕴,比萧承国库里的十倍还多。对了,还有这次跳出来的几家朝廷官员的家产,也已经尽数抄没。
总之应当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之内,萧承他都不需要担心银子的事情了。
萧承这句话,经过内力加持,很是清晰地传到了所有人的耳中。
百官之中,这段时间尽心竭力之人,都是忍不住面带笑意。
后面跪着的百姓,在听闻今年能够免除一部分的赋税之后,更是难掩欢呼雀跃之色,已然再次对着萧承叩拜,高呼起万岁来。
第六章 【触发近臣事件】
宣政殿中,百官齐齐聚集在此,叩首行礼,山呼万岁。
萧承未曾换去铠甲,手扶腰间怒龙剑,龙行虎步地走入殿中。一甩披风,大刀阔马地坐到龙椅之上,昂首道:
“众卿免礼,平身吧!”
“谢陛下!”百官齐声喝道,方才站起身来。
萧承扫视殿中低头俯首的一众官员,开口道:
“此次朝中诸卿、军中将士,一应功劳,需尽快核定封赏。马卿这边,需得尽快拿出一个章程来!”
马敏文闻言,双眼微微一动,连忙出列拱手,小心翼翼地道:
“请陛下恕罪!臣年老体弱,处置手头政务,已是精疲力竭,实在无力担此重任,请陛下另选人才,主持此事!”
马敏文为人谨小慎微,颇为识趣,要不然当初,也不能以非汪晓亲信的身份,在他手下担任多年的治栗内史。
马家、曲家还有陶家,因为杨玄琰的几个女儿,已然成了姻亲,在朝中影响力遍布文武两班,势力大得惊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