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小说家编造宫廷秘史,臆造艳文,所以禁止小说家门徒在夏国行走……”游星光越说,声音越是微小。
萧承眨了眨眼睛,忽然明白过来,这小子为什么这么羞耻,甚至有些抗拒了。
你要是长辈因为写刘备文被逮进去了,你也不好意思说出来。
萧承轻笑一声,看着涨红着脸的游星光,突然道:
“你还能联系到你门中其余的人吗?”
游星光闻言,微微一愣,抬头看向萧承。
忽然之间,一个念头从他脑海之中闪过,让他心中一跳。
“陛、陛下,为何要寻我门中之人啊?”游星光咽了咽口水道。
萧承眼睛一眨,沉声道:
“朕欲重设‘稗官’之职,你小说家若是愿意,可为朕效力!”
小说小说,小道之说,浅显之言,难登大雅之堂是没错,但却是甚得百姓喜爱啊。
这用好了,就是舆论攻势啊!更不用说,还有收集各种情报这种作用了。
第七十六章 条件
看着游星光一脸迷糊,犹在梦中一般地离去,冯保眼皮耸拉着,凑到萧承旁边,轻声道:
“陛下,可要奴婢派人跟着?”
萧承闻言,摇了摇头,道:
“不用了,杂家的人之前上过一次当了,这次必然不会再让你的人摸过去的。”
“是。”
萧承刚起身伸了个懒腰,眼睛却一个不注意扫到了手边再次堆积起来的奏折,眉头不由一皱,指着道:
“朕不是刚处理完了那么多的奏折了吗,什么时候又来的?”
冯保闻言,连忙道:
“是刚刚递过来的奏折……是老太尉、程将军分别递过来的。”
萧承轻叹一声,有些不情愿地再次坐了下来,取过奏折翻阅起来。
如今这个时候,萧承刚刚重掌大权,不少事情都要亲自过问,是真的够忙!
为了以防万一,萧承这个时候,已然将程不识调离了禁军之中,充任陶艾的副手,一起主管京中诸多兵马。
二人所上报的奏折,大差不差,基本上就是分别禀报京中诸兵马的人事调动、兵甲补给、操练粮饷之事。
老太尉陶艾虽久不在军中,但当年他以小兵出身,奋力搏杀,到如今高位,在军中事迹流传甚广。在军中士卒眼中,这样的人威望是极高的。
有陶艾坐镇,又有程不识在一旁配合,京中军权已经尽在萧承手中。
只不过萧承自己也很清楚,此时的他,还没有真正到可以放松享乐之时。
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