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孩童,有自理能力的话,可以送到国家统一开设的国家寄宿学校里,学杂费全免,但是生活费需要自理,如果实在暂时拿不出钱,可以赊欠,在学校进行勤工俭学以及未来出社会工作后再进行偿还。
在国家寄宿学校里,十周岁到二十周岁的儿童青年都是学生,他们不单纯是学习,每天还得抽出一部分时间进行劳动。
孩子是国家的希望,国家显然清楚,这种状况一直持续下去,孩子们上不了学,就学不到只是,后面国家的发展会很受限。
再者,低温天气造成人口损失,有些行业缺口相当大,而且还不是一时半会能够补充完毕的,后背人才必须跟上,这些都需要时间培养。
特殊情况自然需要特殊手段。国家统一开办的学校里,除了学习学科知识外,农业种植、机械修理等需要上手实际操作的学科也很重要。
这三件事,是彻彻底底能改变很多人目前生活的政策,足以让很多家庭今夜无眠。
这对顾细家影响倒不大。
新闻节目一结束,祝荣就打电话过来了:“青松,你和小顾的工作是挂在林教授的研究所里,直接受林教授的领导,每个月的积分工资仅次于林教授。”
“小朱就是你们的研究员助理,工资虽然比你们低一点,不过生活肯定是足够了。”
沈青松和顾细都对这个安排没有异议。
他们的工作的确是和种植相关,在某种意义上也算是研究员。
沈青松和顾细道过谢后,挂了电话。
孟兰的年龄还不到六十岁,可是让她出去工作,顾细、沈青松还有朱昶烨几个年轻人都不放心。
顾细担心她妈妈有心结,想过去安慰开解一下,
没想到人家想得特别开:“我还去折腾什么呀?出去都要靠别人搀着,要真是去工作,不是给你们添麻烦吗?”
“再说了,你们敢不孝顺我?”
她睨了一眼过来,顾细立马拍胸脯保证:“那当然不敢,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我们当然要孝顺您。”
沈青松和朱昶烨都点头称是。
“后勤工作也很重要,”孟兰一点都不觉得自己白吃饭,“我在家可以料理家里的作物,还能做家务,照顾你们吃喝,让你们更好的工作,等孩子生下来了,得带孩子,这个家没有我可不行。”
“之前网上说了,全职家庭主妇创造的价值不比你们上班的低。”
老太太有理有据,心态特别好。
顾细等人彻底放心下来。
“妈,您说得对,家里每一个角色都放重要,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