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顾细恍然,“行,我和朋友说一下,她和电视台那边熟。”
宁关山诧异,
“我是喜欢这个节目,但也是为了支持朋友。”顾细笑道。
她打电话给章檀,章檀和电视台那边如今正是如胶似漆的时候,她把这事一说,章檀那边想都没想,就道:“我觉得可以,有钱拿,还是公益性性质的广告,何乐而不为?”
果然,结果正如章檀所说,电视台那边很快给了肯定的答复。
宁关山道:““那我让工作人员联系对方。”
顾细对宁关山的工作能力很放心,所以直接等电视效果。
第二天,宁关山打电话来说,周日就能看到了。
不过,顾细先看到的不是电视节目,而是报纸。
周日一大早,杜浩和顾昭两人拿了张报纸跑进店里嚷嚷。
“‘妈,餐馆的采访出来了。”
“顾姨,你说得太好了!”
第35章 欢迎回家(35)
顾昭和杜浩周五放学到餐馆, 一边吃艾糍,一边听刚子说她被采访的事。
两个孩子吃得津津有味,听得津津有味, 还问她什么时候能看到这个采访。
顾细当时卡壳了,陶记者没跟他说, 她也忘了问,主要是习惯使然。上辈子她在娱乐圈,日常接受的采访太多了,如果每个采访都问什么时候播出, 她估计都要记不过来,所以下意识忘记。
她只能禅意地和两个孩子说,“该看到的时候就会看到。”
并且还顺便和孩子科普了一下报社登稿的流程,“有的报道会很快敲定, 但有些报道会因为一些突发事件进行调整,所以, 不到最后刊印的那一刻, 谁都无法百分百保证。我们作为读者,也只能等着。”
两个孩子听完, 觉得很有道理, 没再催,还感兴趣地问, 如果有机会, 能不能问一下严荷这个专业人士报道刊登报纸具体的流程。
顾细当然答应了,前提是严荷有空,并且愿意说。
他们理解点头。
没想到, 陶记者的动作这么快。
杜浩清了清嗓子, 用播音腔念出报纸上面的话:“我踏进细心餐馆, 闻到一股艾香,当然还有其他的谷物香味。每一个买到艾糍的食客,脸上都带着笑。我买到后,也笑着坐到了里面,旁边的几位食客见我拍照,好奇询问,得知我是记者后,他们迫不及待和我分享这家小餐馆的种种,显然是熟客。”
“我听着他们的故事,又听着几步外老板老板娘和过来买早餐的人熟稔地打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