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雎压下眼道:“你明日去太苑吗?”
周寅单纯点头:“去的。”
王雎应道:“那便明日散学后见,我的琴先供你试试,我再看你习惯为你选琴。”
周寅偏头想了想,轻轻答应下来,不忘感谢:“多谢您,麻烦您了。”
王雎看了眼天色像个冷淡的君子般开口:“今日天色已晚,你快回去吧,明日见。”
周寅与他道别,微微欠身:“明日见。”
……
跳丸日月,斗篷披风收起,换上轻便清新的春装。
京中如今十分热闹,春闱将始,各地举子在京中扎堆,等候春闱。而京中如今最受读书人欢迎的两样东西共出自一家,即慕虎馆。
这两样东西一样是学子们期盼自己能上去扬名的虎报。虎报排版精美,文章动人。更有大儒高官常在其上发表文章,若有幸登报,报酬丰厚不说,更算是与他们齐名,足以让大多数读书人艳羡不已。
另一样则是则是时下读书人几乎都会佩戴的“眼镜”,为慕虎馆那位奇思妙想的鹿神医所制,大大方便了那些目力模糊的读书人。不过鹿神医说此物并非他一人所想,更是有一位亭女郎相助才有眼镜问世。
眼镜以丝绦串联,系于脑后,读书时用,日常视物也能用。只是配镜过程不易,只有鹿神医掌握“随目对镜”之法,且一副眼镜难制,需人精心雕琢。但鹿神医并不收许多钱,也不为谁开后门,只说先到者得,是以不少并不富裕的读书人脖子上都挂着眼镜,他们对鹿鸣的恩情感念于心。
他明明可以高价售卖,却并未如此做,众人便想他这都是为了寒门着想,且联想到他同样出身贫寒,更加共情于他。
宫中时光如水,向远方去,一去不回。
分金镜上葱蔚洇润,丝弦如缕,声声不绝。白皙修长的手指扫弦而过,顿时铮铮,勾、按、提、压,看得人眼花缭乱,足见人记忆高超。叮叮咚咚的动人琴声时如甘洌清泉,时如奔腾大海,叫人听得心旷神怡。
周寅目光鬼使神差地自琴上离开,落在正弹琴的王雎身上。
王雎感受到她动作,不受控制地心慌意乱,微一愣神,便错了调。
周寅一怔,并未直接将他打断,眉眼间反而蓄上天真笑意,托腮静静听他继续弹下去。
小舟随水而飘,泛舟湖上,王雎对上周寅笑眼有些恍惚,分不清是水动、船动、还是心动。
躬行楼内左图右史,古朴无颜色,楼外却草长莺飞,隔着窗棂被风送来一枝春。
倏忽入目浅碧色,沈兰珏笔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