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直不立后呢,哀家也只能辛苦一点了。”
“这一眨眼地,大皇子都十八岁了,长大成人了,也该成家了。”
这一番话说得是冠冕堂皇,老嬷嬷连连应声。
袁太后浅啜了一口茶,就放下了热气腾腾的茶盅,又道:“何嬷嬷,刚刚那些姑娘,你瞧着怎么样?也替哀家参详参详。”
袁太后面含笑意,语气随和,眉宇间带着几分漫不经意。
太后这么说,可何嬷嬷哪里敢真参详,虚虚地应和道:“老奴瞅着这些姑娘家个个都是顶顶好的,模样好,气度也好。老奴简直都看花眼了。”
“老奴老眼昏花,哪里像太后娘娘这般慧眼识人,娘娘挑的肯定都是人中龙凤!”
何嬷嬷抓住机会,又恭维了袁太后一番。
袁太后本也没真指望何嬷嬷,继续道:“哀家觉得庾家姑娘不错,端庄贞静,言语得体,无论是才学、门第、气度还有相貌,皆是不凡。”
“张家姑娘也不错,温婉娴雅,琴棋书画,无一不通。”
“还有,范家姑娘也是个知书达礼、蕙质兰心的好姑娘……”
袁太后连赞了好三四名世家女,一旁的何嬷嬷连连点头,口灿如莲地把这些姑娘全都夸了一通。
主仆俩一唱一和,侃侃而谈。
旁边,一个身形清瘦的青衣内侍步履无声地捧着一个木匣子往角落里的香炉走去,步履微微停滞了一下,就若无其事地走到了香炉前。
青衣内侍背对着袁太后,紧紧地皱起了眉头。
这豫州庾家的确是传承了两百余年的世家,在当地也颇有些声望,但早没有前朝时的光鲜,如今整个家族都靠着英国公府才勉强维持住一些体面。
更何况,这庾朝云甚至还不是长房嫡女。
还有这青州张家这些年也是日暮西下,家中子弟自恃世家,一个个反而文不成武不就,也唯有一个张敦受先帝重用,任兖州布政使,如今张敦年老,去岁就已经上书告老,张家后继无人……
范家就更不用说了,下一代怕是连站在金銮殿上的资格也没有了。
太后还真是给大皇子挑了些“好”人家呢!
想着,青衣内侍眼底闪过一抹阴翳的情绪,手一抖,手里的檀香被掐断了一截,落在了地面上。
后方,袁太后还在有一句没一句地点评着:“……刘家三姑娘也是个秀外慧中的,喜欢书画,想来与大皇子合得来。”
“还有……”
袁太后后面的话已经传不到青衣内侍的耳中,他的思绪情不自禁地转回到太后一开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