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在家里,也在家里招待朋友们。
事实上,以她的性格,人多起来,就有趣多了。
及时许芮还在慢慢习惯新的社交方式,习惯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生活法则,就像上东区,他们自有一套阶级识别系统。
每个上东区女孩都该穿上漂亮裙子,去纽约最顶尖的精品百货shopping,做头发,化妆,再穿上礼服由衣着光鲜的男士相伴出门,参加各式各样的宴会和派对……
每一个步骤都是身份证明,用来获得一种自我约束之后的安全感。这里的人寻求安全感,与来自其他社会阶层的人混在一起是大忌。
“在我们这里,女孩一定是colony俱乐部的成员,男孩肯定加入了racquet俱乐部。”
“我们都在自己的圈子里社交。”
唐欣儿和身边的人你一言我一语,同时,她们还躺在椅子上享受着服务,管家请来了上门美甲、按摩的人,铺开了一整套工具,为客户提供专业服务。
许芮躺在正中间,美甲师给她做了一套法式,耳边听着大家的各种感慨和八卦。
唐欣儿转过头,冲她一笑,“我以后应该也和你一样,会嫁给一个早已相识的人,但我还不能确定是哪一个。”
许芮不受约束惯了,不是很认同这套观点,“你还这么年轻,为什么要给自己画一个圈呢?”
金发女孩rebecca噗嗤一声,“sherry,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圈,从出生起它就在那儿。所以你的结婚对象是thomas,而非其他默默无闻的人。”
amanda也笑了,“我姐姐也和你想的一样,她对我说‘亲爱的,我实在受不了这里了。我每天早上起来都在想,直到我60岁,也依然会和同样的人做着同样的事,这真是让人崩溃!’然后她就逃去了国外,然而真的自由了吗?”
并没有。
这个圈子里的孩子,她们身后的家族在世界各地都有房产,不论是巴黎、还是伦敦,或者楠塔基特岛、棕榈海滩、巴哈马甚至百慕大。
上东区的居民在这些热门城市里,几乎人手一套住宅。
唐欣儿坐起身,一边看着欣赏着指甲的新颜色,一边无奈的说:“最尴尬的就是,当你坐了十多个小时的飞机去度假,然后发现围绕在身边的还是那些人。”
许芮听到这里,有些无言以对了,即使没有了种族隔离,上东区的“阶级隔离”却无处不在。
她耸耸肩,自嘲的说:“就好像我来到纽约,遇到了你。”
唐欣儿乐了,“就是这个道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