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也长了不少,现在家里没什么活,不过就是隔几天用驴拉着石磨磨粮食或者磨豆腐之类的,那驴天天在驴圈里都闲得发慌。
要宋贵肯赶车,只要再买一挂车套上就行。
要是他不想赶车,给他照着宋诚那样儿置办一副卖馄饨的担子,也花不了多少钱。
不得不说,宋王氏为宋贵打算得很周到,可宋贵却低了头不说话,显然是不想干这些。
见宋王氏皱着眉头又要骂他,云初忙说道:“娘,二哥心里有主意是好事儿,您让他再琢磨几天,别一个劲儿地催着他了。”
宋福见状也劝道:“娘,妹子说得对,我看老二这些天也不是白溜达,那不是长了不少见识吗?”
宋诚憨憨地笑道:“可不是嘛,我听二哥说得那么热闹,都快赶上茶楼里头那说书先生了!”
一句话把大家都逗笑了,宋明和宋阳还追问宋诚,说书先生说的都是啥故事,好听不好听。
宋诚手里有了钱,又不像宋福和宋贵还有儿女要养,一高兴就答应过几日带三个侄子侄女去茶楼听书,孩子们自然又是一阵欢呼。
桌子那头,一直没出声的宋大庄这时候也叫了孩子们过去,把刚刚编好的蹴鞠给他们看。
这时候的孩子哪有什么玩具,一个猪尿泡就够整条街的孩子追着踢一天了,现在看了这个竹编的蹴鞠,两个男孩就忍不住高兴地又蹦又跳,连带着宋月也跃跃欲试的,三个孩子接过蹴鞠就跑去院子里踢着玩去了。
这么一打岔,宋王氏也就把骂宋贵的话咽下去了。
这二小子真是大了翅膀硬了,她就是再骂,只怕人家也听不进去。
她还是听云儿的,等宋贵过了这一阵儿,兴许自己就想开了。
宋王氏的话说完了,大家也就各回各屋了,宋福他们得数数自己这里一共赚了多少钱,赶紧把宋王氏交代的吃用饭钱交上去。
宋贵没有这样的烦恼,回了房就闷闷地坐在屋里,连灯都没点。
还是宋白氏拎了玩得满头大汗的宋阳回屋,这才点上灯。
“当家的,你咋在这儿坐着呢?”宋白氏一边拉了宋阳到水盆旁洗脸,一边抽空儿看了宋贵一眼,“我看屋里黑乎乎的,还以为你睡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