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就是上回你说的那个姨父?”
汪姓青年点头道:“正是,我姨父再过一月六十大寿,母亲腿脚不便,不能亲自前去,我替她向姨父送去贺礼,吃完便要动身启程。”
他的同伴叹气:“哎,那真是可惜了,这顿饭小弟来付,权当给贤兄践行。”话音未落头上便挨了一下,另一同伴道:“汪兄去祝寿是好事,你可惜个什么?会不会说人话。”那人直呼冤枉:“两位贤兄误会愚弟了,愚弟的意思是,汪兄走得太急,赶不上花灯会。”
那同伴奇道:“花灯会,什么花灯会?”现在五月下旬,中元节早过了,离乞巧节又还远,哪里来的花灯会。
那青年搁下筷子,道:“二位贤兄有所不知,朝廷昨天下了诏令,因为沐美人生辰将至,皇上决定今夜在京城举办一场花灯会,届时宵禁解除,铜驼大街上会有舞狮表演,东门前面还要搭个大戏台,朝廷请了四喜班和起云班来打对台戏,要唱个通宵,届时宵禁解除,全城的百姓都能去免费看戏。”
那汪姓的青年原是一个戏迷,一听到京城这两个最有名的戏班子,不由得大感兴趣:“对台戏?他们唱的什么曲目。”
“不晓得,好像是个新戏,”那人想了想,忽然露出一丝新奇的神色,凑近桌子,敲着手里头的一颗核桃,“据说,那戏本子还是本朝国师亲自撰写。”
顾柔听到“国师”两个字,耳朵就不自觉地竖起来,去仔细听他们说的内容。
“国师,你说国观里头那位大宗师?”“正是啊。”那汪姓青年显然惊讶,虽然当今国师才名远播,但是从没听说过他对戏曲有所涉猎,而且国师写的戏,必是一些金戈铁马拱卫河山之类的主题罢,但那四喜班和起云班都是以老旦和花旦唱腔优美著称,说白了就是擅长你侬我侬的花旦鸳鸯戏,不比春台班那些以武生打斗精彩见长的班子,能演出豪情万丈的气魄。这,难不成要唱道德经?他这个资深票友绞尽脑汁,实在想象不出来那会是一出什么戏。
他的同伴看出他的纠结,笑道:“反正你也看不着了,不如惜取眼前珍馐,如今敞开了吃,别到了冀州犯馋,来喝酒,小弟敬你一杯。”
……
五月廿二这日是沐美人的生辰。
老皇帝素宠沐美人,早早就为她打算在宝蝉宫举办宴会庆祝,可是沐美人一直以来似乎都对此事提不起兴趣,整日食欲不振,怏怏不乐。这可急坏了老皇帝,连忙传太医为美人看诊。
太医切完脉:“恭喜皇上,娘娘有喜了。”
皇帝惊喜过望,欲大肆操办沐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