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儿女,然后又随机考了他们身边的丫头小子。其中有几个答得不行,支支吾吾的,还有两个特别聪明的,问什么都能流利地答出来,其余大部分孩子都是正常水平。
方瑜留了心,特意把这两个聪明孩子记了下来,以后打算重点培养。
这俩孩子正好一男一女。男孩原来叫李二山,现在改名叫善书,今年十一岁,是方瑜搬家进京前第一批买来的。
女孩原来叫刘五丫,是前两年入的府,现在改名叫做青儿。
之后的几天里,方瑜特意教了他们更难的功课,有算术和论语,这两个小孩完成得都很好。
方瑜突然来了灵感。
若是他们家能多培养些小孩子,优秀的男孩出去科举做官做吏,优秀的女孩去经商当掌柜,剩下中不溜的出去当演员或教书先生,那几十年后他们方家不就很有势力了嘛。
方瑜再仔细瞧李善书的侧脸,再细心教几年,把他身份洗白,送回家乡科举考试,等读出名堂再入赘他家做女婿。
嗯,不错,可以当作一个备选。
方瑜不知道历史上有没有人这样做过,但他仔细考虑过后发现可行。
李善书的家就在乐平县境内的山沟沟里,属于冯家的势力范围,只要他收好这孩子的卖身契,宣北就没有人会知道这孩子在他家里当过奴仆。
至于京城这边,善书进府后就没出去过,一直跟着家里小姐少爷在后院活动,见过他的就只有方家的下人了。
方瑜仔细思量一遍,觉得先不用想这么多,善书到底能不能学完四书五经考上秀才都还是未知数呢,其他的想这么多也没用。
就先用这俩孩子试验一下这路子吧。
方瑜让善书和青儿搬到一个单独的小院子居住学习,平时不许出去。白日里让乐妍教他们读书写字,晚上时方瑜会抽出时间给他们快速讲课。
在这种高强度的学习压力下,善书和青儿都能跟得上进度,方瑜十分满意。
与此同时,方瑜要开的第一家戏院也开始紧锣密鼓地收拾起来。戏台怎么设置,背景油画要怎么画,背景转换的手动机关要怎么做,还有演员的培养和训练……
计划都是写起来容易,坐起来就千头万绪的。
这时候,皇帝说要排演的戏曲版《读书人家》已经完成。
和熙帝也没有忘了剧本创作者一家,他宣召方瑜一家人进宫欣赏首场演出。
方瑜带着冯婉和美臻入宫,乐妍照例留下看家。
方瑜还对乐妍说:“宫里规矩大,也没什么可看的地方,你在家里待着我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