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古董店闲逛,偶然看见两幅帛画。听说是那无状的盗墓贼新进挖了东汉墓,从里面带出来的。只是保存不善,颜色退却严重,但那帛画上的笔法精湛细腻,臣观后学到不少,就起意临摹着作画。”
“再说这鹅黄嫩绿色,是工坊新调制出来的颜料,色正持久,细闻还有清香味。臣就用这新颜料做了幅迎春图。”
方瑜给出了话题,皇帝很喜欢,就让其他臣子跟着进诗。
进诗这事,除非这人是真有罕见的才华,否则就是谁排在前头谁就有优势。
张之青提前知道题目,自然作诗最快,拔了头筹。
皇帝赏给他一块好砚,引得众人羡慕打趣。
其中也不乏有真嫉妒不忿的人,只是面上不敢真怒,就热络地劝酒灌酒,想要让看不惯的人出丑失了圣心。
张之青是游刃有余,片叶不沾身。方瑜是当之无愧的陛下宠臣,谁敢当着皇帝的面给他难堪呢。
热闹后,就是宴饮作乐。又有乐工舞姬、击鼓传花,再来些行酒令和联诗,这就混到下午了。
和熙帝又让人拿来他新收藏的《仕女调琴图》,供臣子品评临摹。
这次侍宴的臣子就没有不擅画的,欣赏完大作就现场临摹起来,希望夺得陛下的赞赏。
方瑜不和这些人争,只是贴在画前,用心学习揣摩,时不时还要和皇帝讨论几句。
等别人临摹一半时,方瑜才动笔,只是画了仕女脚边的猫咪。
等到了皇帝评画时,一位侍读拔了头筹,方瑜的画只得了个有趣的评价。
那位侍读终于得偿所愿,心里有些窃喜。
等到快天黑时,皇帝方才放了众人出宫。
方瑜和张之青一路走着,心里急着想快点回家陪妻子孩子吃晚饭。
张之青却很有谈性,对他说:“柳恩兄给我来信了,说他开春后先让长子过来安置。”
方瑜想起这个同科榜眼,也觉得柳恩十分倒霉。
原来这柳恩刚高中榜眼,回乡后其父就病重不治,不等出仕便开始守孝,如今还在老家蹲着呢。
张之青叹道:“时也,命也。柳恩兄大器晚成,好不容易才出了头,可等他再回京时,下科金榜都要公布出来了。”
方瑜这边也时常能收到柳恩的来信,应该是不想和京城断了来往,又想拉近和同窗的关系。
柳恩那边也听说了方瑜的宠臣名头,这年礼也是不远几百里早早地就送来了,弄得方瑜也有些不好意思。
方瑜家里人手少,哪里能派妥当人远路送大礼。
他只好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