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瑜又算了算这个月的收入和花销,满意地点点头,还有不少剩余。又想着要买点什么县城里没有的东西,带回去给一年未见的家里人当做礼物。
腊月二十六,方瑜跟着孙家的商队回到县城。
方家自是热闹非凡,桌子上摆满了各种肉菜,老太太还连声叫大儿子去饭馆再叫几个好菜,省得亏待了她大孙子。
方瑜在家歇了半天,晚饭前赶去刘家给先生和师娘请安。
大半年未见,刘秀才的头发里开始夹杂着一点灰白色,眼角的皱纹也多了两条,脸上的笑也不是很多。
方瑜知道这是因为什么,可他也没法劝,只有勤书师兄回来才能让先生真正开怀起来。
刘秀才和方瑜说了不少话,也聊到了学业和日常交际,刘秀才这次没有再三叮嘱方瑜要抓紧时间学习,反而还劝学生回家之后要好好修养身体。
“书是读不完的,学习是一辈子的事,身体更是一辈子的事,两个都不能落下。”刘秀才眼神黯淡地说:“从前我总是追着你们学习,有时候是追得太紧了。方瑜啊,你还小呢,学习上的事情可以慢慢来,别把自己逼得太紧。”
方瑜把先生的话听进了心里,这次回来就增加了睡眠时间,等到天亮才起来背书。
哇哇——
三房的小婴儿总是啼哭,方老太太就有些不乐意了,把老三媳妇骂了一顿,说她不会养孩子。
方瑜每天都会去三婶屋里看看小堂妹。
方家小九是春夏之交时出生的,因为又是个丫头,很让三房夫妻失望。
小九现在才六个月大,正是好玩的时候,方瑜逗着白胖小团子也很稀罕,就给小九买了不少新玩具。
方老太太是个节俭的性子,对手松的孙子说:“买两个就够了,多了你妹妹也玩不过来。”
方瑜正在翻书找寓意好的字,选了几个备选,问老太太的看法:“小九叫乐妍怎么样?还是叫琳琳?”
“哪个都行,只要是你想出来的都好。”老太太想小孩子总要养过三岁再起名,只不过孙子喜欢,那她就不扫孙子的兴了。
爆竹声中一岁除。拉开了景徽十七年的序幕。
方瑜在家时保证每天八个小时的睡眠,在天光最好的时候读书练字,每天最少也要保证五个小时的自学时间。
剩下的时间就是运动和教姐妹们读书,同时考察一下方瑾的教学成果,看方瑾到底是不是严格依照他的教案来讲课的。
方瑜知道方瑾很有古板的大男子主义思想,怕他给家里女孩灌输那种观念,就特意强调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