呢。”一位快三十的考生说。
另一位都熬秃顶了的考生也赞同道:“乡试就是鲤鱼要跃得那个龙门,不论多难多险,我们都要放手一搏。”
方瑜将听到的有用信息都记在了心里,然后又围观了远处在辩论文斗的热闹。
果然,文人相轻,同行都是死对头。这两位书生都有各自的拉拉队,两伙人你来我往,骂人都引经据典的,听得方瑜都想嗑瓜子鼓掌了。
一场文会结束,书生们呼朋唤友各自散去。
回到刘宅,方瑜赶紧擦洗身子,换上家常衣裳。
他倒在床上歇息,脑袋里却在想八月份院试他该怎么克服更加艰苦的考场环境。
院试那考场还是府试的那个,等到夏天一定十分闷热,那臭脚味肯定更大,到时候是又热又臭,肯定有的熬了。
要是能带清凉油进去考试就好了,他在现代晕车时就总用。不过,这个时候有清凉油这种外用药吗?
方瑜打算明天去药铺问问,看看这时候有什么药剂是可以袪暑提神的。
作者有话说:
我现在特别好奇蓬松大黄同学 有没有挨骂,挨了什么骂,挨了多长时间的骂。(十分八卦)
话说,我家小博美总爱跑进边牧的笼子里,然后在里面方便,你们说,小博美是不是在挑衅边牧呢……
第63章 盛夏时节
第二天, 方瑜吃完中午饭就让下人陪着他去药铺。
“请问有袪暑的药吗?”方瑜问药铺伙计。
那小伙计伶俐地答道:“当然有了客官,就是藿香正气散,您要多少, 小的这就去给您包。”
“嗯, 先来一副药试试。”方瑜又接着打听道:“你们药铺有卖清凉油的吗?”
“没有, 小的没听说过这个油。”小伙计摇摇头。
“哦,那风油精呢,你听说过吗?”方瑜不抱什么希望,看来这时候好像还没发明出来这东西呢。
小伙计继续摇头。
没有清凉油,那清凉油里的主要成分总有吧。方瑜问:“咱们这有卖薄荷的吗?”
小伙计答:“有, 不过是干的。”
“那给我拿上一小包。”方瑜打算回去当茶泡水喝,看看效果如何。
隔了半个多月, 方瑜这回写的家信才终于辗转送到了方老太太手里。
方老太太把信拿给二妮, 让孙女给她连着读了三遍。
她摩挲着信纸,心中对孙子的想念和担心已经达到了极点。
二妮说:“奶,信上写了这么多关秋茗的事, 弟弟是不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