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唤,她也不敢再对男人说半句不好的话了。
到了晚上,方瑜坐在饭桌的主位旁边,老太太亲自喂他吃饭。这对祖孙面前有一小碗蒸鸡蛋,一碗装得实在的炖豆腐,一盘子青菜,两小碟咸菜,还有一碗白花花的大米饭。
桌上其他人的饭碗可没有这么丰盛了,男人的碗里是掺了粗粮的稀饭和一勺子豆腐,女人的碗里是稀粥,女孩子的碗里有点碎豆腐和着稀饭,青菜和咸菜倒是有许多,方老太太也不想让家里人饿着。
其实,在这凌河村里,方老太太这婆母做的还真算不上刻薄。甚至,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她算得上是个“很通情达理”的老太太了。
哪怕她重男轻女,不给家里的孙女和媳妇吃好东西还使劲地使唤她们。和现代不同,这在古代农村简直就是基本操作。
方老太太基本上不会对孙女动手,就算是生气了也就是骂两句而已,就只这一点上,她就比她的大儿媳和小儿媳做得好了。
大儿媳和小儿媳都没生出来儿子,又眼热二房家的待遇,私底下这俩女人偶尔也会觉得女儿碍眼,不顺气的时候在自己屋子里偷偷打闺女撒气。
而且,更重要的一点是,方老太太会让儿媳和孙女混个水饱加菜饱,不像有些人家连个饱饭都不给。
这当然是主要归功于方家的田产还算富余,经济条件在这村子里也算是中等偏上的人家了,要是家里真的困难,想必方老太太也不会如此“大方”的。
一顿晚饭吃完,方老太太抱着孙子和儿子们说着家里的事情,儿媳妇们都去了厨房忙活,孙女们有的在织布,有的在缝补,还有机灵的拿着扫帚在院子里磨洋工,顺便偷听堂屋里大人们的谈话。
“最近家里的农活不忙了,今年的年景还好,不涝也不旱的,老三呐,你明儿就去镇子里找个活计干,也能弄些钱回来。”方老太太现在赚钱的心思重,她还想给唯一的孙子再攒下几亩地呢。
方老三直接应了,去镇子上干活总比在田里干农活轻巧,还能偷偷留下点私房钱吃顿肉包子呢。
方瑜听到老太太提到镇上,心里就想出去看看,索性装出小孩子的模样来撒娇说:“奶,我也想去镇子玩,奶带我去吧。”
方老太太对孙子的要求罕有不应的,点头说:“行,奶的福娃也很久没去镇上了,奶明儿就带你去,再给你去布庄扯点细布做身新衣裳。”
“奶,我也想去,带我和哥哥一起去吧!”一个同方瑜长得很像的小姑娘窜了出来,抱着老太太的手央求着。
方老太太可不想带上两个孩子出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