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修原偏身让开路,“请进。”
两人一前一后走进来。
陈修原冲二楼正在看书的女人道:“穗,倒茶。”
“来了。”
田穗提了壶茶下楼,一身旗袍,发束长簪,满脸清正的笑,眉宇间的英气像极了久别的师父,她抬手,与男人道:“你好。”
“你好。”男人目光在两人中间流转,“请问你们两位,谁是麦子?”
田穗笑言:“我是,他是,你也是。千粒万粟,到处都是麦子。”
陈修原朝他伸手:“欢迎加入,麦子戏社。”
……
第182章 番外
又十几年过去,研究所添了不少新员,吴硕带两个人去意大利参加研讨会,下个月回来,所里只有戚凤阳和三个年轻人。
自从战时来到寂州,戚凤阳就一直在研究所工作,偶尔离开,也是去参加画展和演讲等工作相关活动,或是去别的寺庙、石窟学习研究。
戚凤阳一生未嫁,与壁画、古寺为伴,致力于弘扬传统文化,将身体和灵魂全部奉献给了艺术。为的从来不是继某人之志,而是真心热烈地爱壁上的每一块色彩、每一根线条。
她想让更多的人看道它们,并为之沉醉,就像年少时的自己。
戚凤阳每天都在等李香庭的信,可漫长的十几年好似虚晃一下便过去了,她再也没收到李香庭的来信。
即便知道凶多吉少,可她还是抱着一份希望,每周都会去一趟寂州城里,问有没有寄到华恩寺的信。
这一等,就是十二年。
李香庭死前给寂州寄过两封信,不像往常那样——厚厚的画和文稿,而是作为朋友、知己的一些话,一封给戚凤阳,一封给吴硕。
可惜那两封信没能送到寂州,中途遗失了。
……
又是一年冬,寒风呼啸,穿殿而过,将香烛吹灭。
戚凤阳重新点上烛,又添了炷香,她独自立在空荡的殿中,仰望绘满云纹的藻井,仿佛也化为一朵轻快的云,自由地飘荡。
她跟着壁画里流畅的线条从东壁走到南壁,关上大门走出去,眺望远方云雾中朦胧的山影,往下走几步,坐到冰凉的台阶上。
脸上落下一丝凉意。
戚凤阳抬起手,让雪花飘落在手心。
前殿传来欢声笑语。
她看过去,只见讲解员带着四位外国友人进来,一个个脸上挂着兴奋与感动的笑容,连肩上的雪都顾不上掸去。
如今,五洲四海的人们来到这里,只为一堵壁画真容,全世界都看到了这些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