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我们奔赴着同一个梦想,我一直觉得,她与我同在。”
……
第126章
毕竟是敌占区,无数对汉奸、日本人的眼睛盯着,他们不敢大肆将日寇曾在华恩寺所作恶行悉数讲出,恐惹麻烦,只专注于宣传壁画本身。
上午,沪江艺术专科学校的两位老师、李香庭的前同事带了三个国画系和两个师范科学生前来参观,展厅一时热闹非凡。
学生们听吴硕讲壁画去了,两位老师同李香庭立于二楼栏杆边聊天,讲如今教学工作有多不容易——不仅内容受限制,日方还强迫老师和学生们学习日文。
这些同曾经的寂州大学情况几乎一模一样,李香庭并没有太讶异,只是看着下面在我们国家传统艺术滋养下双眸放着光的学生们,不禁有些遗憾。
真正需要学习、传承下去的东西,却不为人所知,被遗忘在遥远的西部荒郊……
李香庭没有讲述太多受日军迫害的事,不过只言片语,两位老师已猜到他们守卫壁画之艰辛与危险。临别前,周老师仍对其出家为僧而抱憾,回想起曾经聚众把酒言欢的日子,心中郁气难平,还是忍不住问了一句:“你真的决心出家了?”
李香庭点了下头。
“永不还俗?”
李香庭见旧友双目泛红,声音微颤,微笑着说:“佛法无边,我还有很多要学习、守护的东西。”
周老师了然,别过脸去,轻叹口气,叫上同事:“走吧。”
李香庭目送两人,合掌微微鞠了个躬。
刚直起身,看到楼下站着的邬长筠朝自己招了招手。
他走下去,与人碰面。
邬长筠道:“看你忙,就没叫你。”
“不忙,需要我讲讲吗?”
“我跟学生后面听了会。”邬长筠侧身望向面前的壁画,“我只能看个表面,也不太记得在北平那次展览每幅画具体的样子了,但再看到它们,仍觉得震撼,还有感动。”
彼时她的心境也变了许多,对传统文化的情感更深。虽这些壁画与京剧隔了十万八千里,但在表象下,都有一个强大而深邃的内核,那就是民族,那独属于中国、中国人的美。
“本要给你带束花,我对宗教不太懂,怕有忌讳,便想算了。”
“施主能到来已是善缘。”
“可以卖我两幅吗?戏院人来人往,也是个宣传的好地方。”
“我送施主两幅。”
邬长筠知道他们经费紧张,从包里拿出一个信封递给他:“没多少,多了你不会收,我也没有,就当个善款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