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主。”
闻声,李香庭才抬起头,看到年迈的老和尚,赶紧起身:“师父,打扰了。”
老和尚慈祥地笑着,注视这位面善的青年:“施主捡这些做什么?”
“这是壁画呀,文物呀,非常非常非常珍贵!”
“既然已脱落,就让它顺其自然,回归尘土吧。”
“太可惜了,这样伟大的艺术不应该消陨在风沙里,应该被保护起来,发扬出去,让更多人看到!”
老和尚见他一脸赤诚,觉得有缘,便道:“施主如此感兴趣,不如贫僧带你走走。”
“那太感谢了。”
老和尚对身后的小和尚道:“明尽,去后院砍些柴火吧。”
明尽合掌点头,兀自离去。
老和尚法号灯一,这座古寺建立于唐天宝十二年,已存在一千一百八十三年,天王殿、大雄宝殿、伽蓝殿和祖师殿的壁画、彩塑皆为唐朝画家所作,后方的毗卢殿和地藏殿是明朝时重新修建的,壁画也是出自明朝画家之手。
这里没有政府管辖,只有他们两位守寺人,系师徒关系。因地处偏僻,香火寥寥,只有几位年迈的妇人,每半月会来烧香拜佛。
晚上,老和尚留李香庭吃了顿斋饭,寺院没有通电,只能靠蜡烛照明。
吃完,他又举着蜡烛去看大雄宝殿的壁画。
作为一个忠实的油画爱好者,李香庭第一次为传统艺术痴迷到发狂,甚至比曾经看到《创世纪》和《雅典学院》那样闻名世界的壁画更加震撼!他一直热爱西画,觉得西画更先进,更具有创造性和包容性,有更丰富的颜色和各种各样无限制的创新与风格,到头来,却是数典忘祖。
这几个殿的壁画,有些写实,有些抽像,有些造型大胆变形……原来,那些西方的古典主义、抽像主义、野兽主义,早在我国源远流长的传统艺术中就得以体现。
就像灯一师父说的:
“我们中华几千年的文明,早在很久很久以前,物质、精神就达到了极高的高度,只是越来越多的人看不到,不想看。”
是啊,太遗憾了。
也许这片土地上还有无数个“华恩寺”,被遗忘,被抛弃……
就像目光所及,很多墙皮脱落,画也跟着残破,完整的壁画没有几面,且寺庙四周无建筑、树林遮挡,风沙大,好几道门窗都是坏的,窗户四周的壁画经历烈阳寒风、雨水侵蚀,有的剥落,有的发霉完全失去原色。
这些更古老的壁画无论是构图、内容、色彩还是线条,毫不逊色于那些世界名画,却被遗落在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