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在万物中,则自身也与万物同,自身与万物俱为一体,此为大道之门。”
孔子恍惚,天地为我,我为天地,万物类我,我类万物
他若有所思,自言自语:
“既如此,我传仁义于我自身,与传仁义于天下,有何异哉?”
他忽然失去了求仁义、传礼仪的心思,压在心头的执念散去,如释重负,身心皆轻而清。
老农再叩三下虚空,牛背上的道人亦随着叩动而再有所悟,出声道:
“大道,深沉似海,高大似山,遍布寰宇内外而无处不在,周流不息而无处不至,求之而不得,论之而不及。”
他心思勃发,声音传奏苍穹,群仙不自主的折腰做礼,听的个如痴似醉。
陆煊忽而大笑,在讲道,在悟道:
“夫大道者,生育天地而不衰败,资助万物而不匮乏,天得大道,则天高,地得大道,则地厚,日月得之而行于昼夜交替,四季得之而万物有时序,我得之,伱得之,当如何!”
孔子本就抛却重担的身心为之一震,思绪恍惚,道音贯耳,心念好像腾于云中,潜于海底,入于山林,存于万物!
他身为万物,万物为己,心旷神怡,大赞大叹道:
“阔矣!广矣!天边无际,吾在世数十年,只知守仁守义,却不知天地之大,万物之广,岂只在于仁义?老师之言,令我好生畅快.再讲,再讲!”
老农微微颔首,正欲第三次叩虚空,叩陆煊之心神,令其恍然大悟,
可手指头还没叩下之时,却见牛背上的道人却大笑,然后在老农惊愕茫然的目光中,吐声如雷而似潮:
“圣人处世,遇事而不背,事迁而不守,顺物流转,任事自然,调和而顺应者,得道也,随势而顺应者,为圣也!”
一番道音,震响天宫楼宇,凌霄殿中,帝尸看着呼啦一下全跑去听道的仙官神吏,有些哭笑不得了起来。
扫视了一圈空荡荡的凌霄大殿,他若有所思,淡笑自语:
“太上,汝到底欲何为?”
真仙不知,天尊不明,【诸天】层次的上天尊、大佛陀看不清晰,就连【大罗】这一个位阶的帝主、佛祖亦无法洞察,
但帝尸是【道果】,虽然死去,却也还是端坐在道果之上,自然看出来那牵牛的老农到底是谁。
此番讲道,分明是太上在述,却将功与德都赠给了那个【不定之数】
太上啊太上,你到底要做什么?
帝尸目光深邃了起来,淌血的眼眸中,忽而绽放明光。
与此同时,三十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