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而且没有在部队里专门配置,一般一个连也仅有多名特等射手,不是每个班都有。
这位老教练给徐远山教了不少的射击绝招,而另两位年轻教练所教的却偏向于现代器材在射击上的应用,特别其中一人是重狙击枪练习的专职教练,教会用器材测出温度、湿度和风向风量对射击精准度的影响。
徐远山就是从老教练那里学到了没有瞄准镜时射击的诀窍和更重要的射击时产生的枪感。
但无论如何,比试射击最重要的一环,就是射手必须亲自校枪。
每支枪犹如有自己枪魂一样,只有通过射手自己校射,才能掌握到其瞄准的特点。
徐远山至今还没有见到影视上比试枪法情节中有过校枪这个环节,都是从别人哪里拿来一支步枪直接射击,然后枪枪十环英雄形像盖世。
如果真是这样比赛的射击项目就没意义,这也太容易了吧。
所以通过学习和练习,徐远山知道如果射手自己没有校枪过程,是不可能打出精准的枪法,他在现代时空练习射击时,每次射击的前五发子弹都是进行校射。
当然,个人自己一直使用的枪支不用再次校射。
所以拿到眼前这支汉阳造步枪后,他给吴焕先打了一个招呼,说是先去试打几发子弹。
徐远山到了射击位后,没有采用卧姿和站姿射击,而是用座姿。
从射击准度上,卧姿射击最为稳定,其次是站姿。
但座姿方便校枪,因为射击后可把步枪轻放地面,或者横放两腿上,卧姿虽然方便把枪放一边,但时间长加上身体来回活动就不舒服了。
徐远山用座姿打了一发子弹后,把步枪放下,从口袋里掏出一个从现代时空带来的小巧十倍单筒望远镜,这可是高级货。
如果没有这个望远镜,是无法实施校枪的。
徐远山没有携带双筒望远镜,是因为民国时期单筒望远镜都是被军人认为比较落后。
单筒望远镜不都是在清朝时才使用的货色么?
谁会想到徐远山手中的单筒望远镜可比民国军用双筒望远镜性能还高好多倍呢。
通过单筒望远镜,徐远山发现第一发子弹仅打在靶上五环位置,而且是偏左下。
他把标尺调整了一下,准星是无法调,所以第二发射击的时候,他就瞄准靶心向右平移到七环的位置。
通过单筒望远镜发现第二发子弹落点结果在十环的右上方七环左右位置,徐远山又进行了标尺微调,第三次瞄准的是靶心向右平移八环位置。
第二次射击瞄正七环位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