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价格的估算还要看徐老板你们需要情况。”
徐远山说道:“如果是数量问题,我还可以给一个准数,价格和质量合适,这批高仿定制的数量不会低于一百台,而且每台要配三套易损的电子管和元器件。”
梁凡英有些苦笑:“如果是这个数量,虽然对我们公司业务有帮助,关键是没有这么多当年本色机壳。”
徐远山微笑说道:“这个可以不严格要求,既然是高仿,你们另外找企业仿造我们也能接受。”
梁凡英还是继续叫苦,相对徐远山就显得商场老狐狸多了,“就算另外仿造,还必须重新制作模具,成本也是不小。”
徐远山摇头说道:“这点你们就哄不了我,我是工科生毕业,还在机械车间干了五年,就算重新开模,也比你们那个古董价便宜很多。”
梁凡英今天也有点奇怪,以往外地进京来商谈商业合作的客户,几乎都是处于劣势,今天特么怎么就翻过来了。
梁凡英只好说道:“这样吧,徐老板你暂时在这里等上一会,我们出去招集几位公司领导再商议后给你最后的报价。”
最后双方就价格问题达成一致,电台和手摇发电机一套18950元,每套配三份易损的电子管、元器件。
接着就是付款方式,影视道具公司要求预付款为总额的一半,但徐远山并不同意。
徐远山的理由是,影视道具公司也知道这批电台不是一次定制出来,既然是每批只能生产十台,当然不可能支付如此多的预付款。
徐远山没有做过生意,不知道正式的商业交易的付款方式,但他的直觉就是如果支付了这么多钱后对方公司反而不会好好去监督生产。
因为对方的公司不是直接生产单位,差不多就是一个中介公司那样,以自身条件联系多方进行订制而已。
徐远山现在是不缺少钱,如果有现货交易他都能一把清了,为了更快拿到高仿电台,他只同意先支付五万元的订金。
双方就为付款方式又僵持了下来,因为由于上述考虑的原因徐远山只愿意拿出五万元作为订金;而影视道具公司又因为徐远山是个人订购而不是公司之间交易,也怕制作出来后对方反悔不要就成了问题。
这样的僵持就是一个多小时没有进展,草拟的合同都准备好了,只是付款方式这部分是空的。
到最后,徐远山叹了一口气,然后对梁凡英说道:“我也不是生意人,我更担心出了近百万的钱后拿不到东西,都知道是小批量生产,不像大规模生产那样在时间上有一个准信,我最后一个建议就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