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没有走常规的法子吧?”
郑玉衡道:“陛下说吏部,应该也知道吏部中不乏卖官鬻爵的例子。”
“是啊,朕的臣子总有朕不知道的办法。”孟诚喝了口茶,茶水润过了嗓子,他也心静下来一点儿,谈到朝中腐败之处,都能面色平静而谈了,“区区小官小吏都有这样、那样的渠道,都知道什么叫‘通融’,他许祥要安排你当一个小主事,倒也是易如反掌……谁能想一个小主事,是秉着皇太后谕令去检查的呢。”
郑玉衡回道:“臣并非奉命巡查,只是前往学习罢了。只不过是碰巧遇见了,六科里这样的龌龊一定还有,只是藏于泥垢之下,不举不纠而已。”
他的话虽然不中听,但孟诚也明白这种事,朝廷用人,有能有德是最好的,有能无德也会选择而录,若是无能,就是再有德行,也不过是个吃干饭的,让孟诚养他都要掂量掂量。
小皇帝又道:“旁人不认识也就罢了。郑侍御史……”
“陛下忘了。”郑玉衡道,“臣的父亲已经递交了乞骸骨的奏折,陛下年前批复时,还许他在京修养、开了春之后再走。”
孟诚想到确有此事,不过朝廷那时上了不止一两本的辞呈,他因为北伐的事情一整天找不到头绪,看了看名字和官职就批了,交给中书门下去处置。
“郑家在京中虽然不算是名门望族,但也世代清流、书香门第,你又是郑卿的嫡子。”孟诚道,“你父亲要是知道你能站在朝堂上,应当会很为你高兴的。”
对此,郑玉衡只是微微一笑,低首行礼,并不做任何表态。
孟诚谈完了这些,这才叮嘱道:“母后将你放进朝堂里,一定有她的想法和寓意,有这一点在,哪怕是朕,也不会轻易对你的仕途插手,这一点,你大可放心。”
郑玉衡放在首位的已经不是经济仕途,他并不在意,但是孟诚能够承诺这一点,说明他至少撇去了男人的善妒,没有因为畏惧郑玉衡超越自己在母后身边的地位、而做出不光明的事情来,这让郑玉衡微妙地觉得孟诚也有所变化,他的器量确实比从前更大、更能容人了。
他谢了一遍恩,孟诚又问:“母后这次又批准你去北方,这倒是出乎了朕的意料。其他的先不论,要是你走了,母后身上经年下来的旧症可有人经营否?”
郑玉衡道:“臣已嘱托了宫中司药局的女医,按照臣的方子服药休息,理当无碍的。若是陛下还有不放心之处,可以在太医院另行召见太医。”
孟诚道:“太后的病也是朕的心病,朕知道母后看重你,你这个人……虽然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