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令人恐惧。
在某种程度上,徐瑾不是在害怕自己的未来。他是害怕当农夫发现种下的作物产量不够时,干脆连根拔起、换掉种子——谁都不知道董太后会不会这么做。
但谁也都不敢说她一定做不出来。
作为当前官僚体系和结构的剥削者、受益者,哪怕徐尚书已经以辞去官位作为交换和试探,都不免为之深深忧虑。
董灵鹫终于掀开奏折,慢慢地看他写得字,边看边轻声问:“大殷给百官的俸禄,是不是太低了?”
徐尚书道:“熙宁故年时,确实有限。但陛下登基继位后,元年、二年、官员的月俸从不拖欠、数额充足。即便是八品小吏,养活家族人口,做到岁晏有余粮,还是不难的。”
“只是人之贪欲无穷。”
“娘娘明鉴,正是如此。”
“国朝虽已将礼乐规矩重新整理教授,但还是无法制止暗中逾矩攀比之心。”她道,“难道人的善与恶都是有限的,善用光了,就一定会为‘恶’?徐尚书是如此吗?”
“老臣一时差错,愧不能当。”
董灵鹫笑了一声,不仅不相信他口中的话,且连他文章里的句读都不信。她将里面的长篇大论粗略看了看,掠过了一些纯粹吹捧的言语,将奏折抬起,放到案边的灯烛一侧。
烛火的火舌舔上文章的一角。
徐尚书默不作声地望着她。
火焰烧透纸面,化为飘落的飞灰。
董灵鹫松了手,免得火舌扑上来烧到她的指尖。瑞雪从旁往越来越旺的灯台上倒了半盏残冷的茶,白雾“噌”地一蹿,然后又很快散去,混着灯芯烧焦和纸张化灰的味道。
董灵鹫道:“戴罪,交付给你一个要务。”
“臣定当将功补过,肝脑涂地。”
“先别忙着立誓。”董灵鹫虽然拒绝了他的“诚意”,也拒绝了一些权力的交换,但却将另一件事提了上来,“北伐后勤总务,你做军粮的总调度。”
徐尚书双目微睁,身躯顿了片刻,感觉到一股无形的、如山的分量压了下来。
“将功折罪。”董灵鹫道,“依情处理,这是尚书大人说的。”
这里的“情”是指情势、时局,跟私情没有任何关系。从前徐妃在的时候,董太后都不曾将徐家太过放在心上,何况今日哉?
对方先是不得不埋头应下,然后又问:“此事实在重要,臣年迈昏聩,若是出了差错……”
“差错?”董灵鹫掀起眼皮扫了他一眼,很快又从容地落下,“那就依律,治你满门的罪。”
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