惹来祸事。
董灵鹫道:“他为你阿娘买簪子去了。”
说罢,太后娘娘招了招手,那位腼腆沉默的女子便上前来,她的眼周红肿不堪,可见是哭过几轮的。
董灵鹫从发髻上取下一支金钗,交到柳燕娘的手里,在她开口发问之前,便率先道:“长者赐,不可辞,辞之不恭。”
燕娘只得低头谢恩。
她娇怯怯地问:“娘娘……”
董灵鹫将女孩儿送还给她,道:“日后你就留在宫中吧,哀家赐你做掌香夫人,为慈宁宫的待诏女史,你,还有这个孩子,从此跟周府无关。”
“可是民妇……”
“哀家答应了一个人。”董灵鹫静静地道,“照看你们母女的余生。”
柳燕娘怔然不语。
她似乎从董太后温和的审视中悟透了什么,十分迟钝地感觉到一股悲意上涌,她望着懵懂的奴奴,紧紧地攥着手帕,躬身下拜,语声碎颤:“妾……叩谢娘娘慈恩。”
作者有话说:
此处称民妇,是因为柳燕娘没有诰命。妾则是古代女子对自己的谦称。
第33章
短短三日内, 以周尧的供词为突破口,汹涌而起的波涛搅乱水面, 各方动作之下, 一份份证据积累在董灵鹫的书案上。
麒麟卫日夜守在李酌的府邸之上,只待懿旨一下,便立即下手擒人问罪。朝野内外风声鹤唳,所有人都心惊胆战地探听着消息, 在这种形势下, 俱有一种匪夷所思之感。
那是谁啊?李酌李老先生, 桃李满天下不说, 他还是当朝皇帝曾经的太子太师, 他立身清白,一世以德著称,有些人几乎敢敲着胸脯用脑袋担保, 这位已荣休的座师,断断不会干出贪污之事!
但另一位, 却又是当朝太后。董灵鹫的手腕、眼光,又实在让人不得不相信她的判断。
在满朝文武为此惊疑的时候,没有人知道, 这位李老先生,已经不在府中了, 而周围的麒麟卫也不过是装装样子。
秋寒风冷, 董灵鹫下了密令的第二日,夜,她拢着一件细绒外披, 手捧着玉碗服药。在阒静的慈宁宫中, 一位年迈的老者, 素衣简冠,被几位内侍搀扶着坐在她的对面。
正是李酌本人。
董灵鹫将他从府中“请”来了。
郑玉衡正站在一旁,看着娘娘服药,接过玉碗时,目光偶然一扫,才突然发觉这位李老先生,就是当初在世子婚宴上出言平息议论的白须老者,也是坐席当中唯一一个让那位“韩老”信服的长者。
李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