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名遐迩的端砚,可是文人墨客的梦寐之物。古朴典雅的掷砚亭,是纪念包公的地方。这承载千年清廉的美好地方,静静地矗立在西江之滨。只要江水不息,掷砚精神,就永不磨灭。
然而精神是用来抒发情怀的,生活还是要继续的。每个时代的人,都会更关注自己的生活。至于美好的过往情怀,就像西江之水一般,义无反顾地流向大海。
佟君兰、沈婷婷和曹继武三人,聚在江滨掷砚亭,翻绳游戏玩的正嗨,全然没有察觉到,顾炎武和方以智的到来。
人家夫妻亲亲热热,顾炎武二人好生尴尬。
但二人离心已决,顾炎武还是干咳一声。
佟君兰一惊,抬头一看是顾炎武和方以智,走鼻音:“败兴!”
顾炎武和沈婷婷同为苏州人,因此看在同乡的份上,她没有发作。她知道二人找曹继武来,必定有事,于是收起了翻成蝴蝶的红绳。
顾炎武整了整仪容,上前恭恭敬敬地赔礼:“不好意思,打扰贤伉俪的雅兴了。”
曹继武没有抬头,叹了口气,对佟君兰和沈婷婷道:“你们去喊侯得林等人,弄条船到这里来。”
佟君兰极不乐意,沈婷婷见状,只好连哄带劝,将她拉走了。
等二人走远了,顾炎武奇怪地问道:“贤弟知道我们要走?”
曹继武点了点头:“山多林茂,乘船最为方便,沿西江直入浔州,一路可以畅通无阻。”
顾、方二人面面相觑。
方以智不解地问道:“你为什么放我们走?”
曹继武摇头叹道:“去人之意不可留!”
三人沉默良久。
当年端州知州包拯离任之时,百姓送一精美端砚作为留念。但包拯为官清廉,临行之前,将端砚掷于滔滔江水之中。百姓深为感动,在此建亭纪念,取名为掷砚亭。
顾炎武眺望大江,感慨道:“包端州刚正清廉,如此滔江,亘古不息!”
方以智也点点头:“能遇到像包公这样的清官,实乃百姓之福。”
曹继武冷笑一声:“遇到清官,一定是百姓遭了秧。”
好好的兴致,一下子被扫没了,顾炎武一脸愤怒:“此话何解?”
方以智也很愤慨:“曹继武,你什么意思?”
老百姓的心声,凡是清官声名显赫的时候,就说明当时的世道,非常的污浊不堪。官吏的残酷压榨,百姓无力抗争,所以把希望寄托在清官身上。所以清官的名望越高,说明百姓蒙受的苦难越深。世风一旦日下,积重难返,想靠几个清官扭转,简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