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解。
侯得林接了信,揣在怀里,行礼道:“敢请公子明示。”
精步营的士卒,都是三尊巷流民出身,以前连活命都困难,可现在不一样了。
他们加入精步营,已经挣了不少钱财。如果不懂经营之道,只会做吃空山,到时候仍然会沦为流民。
所以曹继武找康惠之帮忙,为三尊巷谋求经营之道,给那些流民,找一条谋生之道,不至于重新沦为下贱。
曹继武的考虑刚说完,铁破甲就嚷嚷开了:“三尊巷码头,不是已经修好了嘛,干吗还要出这么多钱?奸商向来狡诈,康惠之表面一团和气,能信吗?”
三尊巷流民众多,一个码头,远远不够。况且,一旦三尊巷有了起色,南京城所有的流民,都会蜂拥而至,狼多肉少,光靠一个码头支撑,是不可能的。
康惠之懂得经营之道,有他打理三尊巷,流民可以挣口饭吃。
凡是大商巨贾,最重信誉。洛阳人康惠之,世代经商,康家的商路,遍布中原、关中、山东和江南。如果他连信誉都没有,最多也只是个小商小贩。
众皆叹服,侯得林顿首:“公子深谋远虑,我等愿肝脑涂地,报效公子大恩。”
众人纷纷附和。
曹继武示意大家起身,近前对侯得林道:“此事要暗中进行,不可让外人得知。”
董来顺忙问:“为何?”
对贫苦下贱怜悯,是士绅的专属情怀。一旦贫苦咸鱼翻身,士绅就会立即翻脸。顾炎武等人,对精步营的一番折腾,已经不用怎么证明了。
所以大神流民一旦翻身,日子比士绅过得好了,他们心里就难以接受,竭力搞破坏,也是在所难免。
精步营士卒,都已经是行伍之人,深处险地,说不准哪日就没命了。一旦身死或者失势,仇人和嫉妒者,必会找三尊巷撒气。
由康惠之出面,商人经商,司空见惯。外人如果不知道是有人暗中帮忙,自然也不会而牵罪于三尊巷。
侯得林佩服的五体投地:“公子的智谋,侯得林不知怎么赞扬!”
“高帽子咱不需要!”
曹继武大手一摆,继续叮嘱道,“一千两黄金,是康惠之的辛苦费。记住,行事一定要密,尤其是不能把我透露出去。”
侯得林应诺。
曹继武拍了拍他的肩膀:“立即选派船只人手,注意安全,早去早回。”
侯得林和董来顺应诺而出。
曹继武将一枚令箭递给黄飞升:“你和陶之遥,暂任精步营军纪监察,严督将士,瞒情不报,你们罚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