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阔无垠的大海,比沙漠还要荒凉。义军在这种环境下,生存的艰难程度,可想而知。连自己的生存都解决不了,那反清复明的春秋大义,岂不是白日做梦?
过了很久,等他们缓过了情绪,曹继武又问张煌言:“听说尚书大人,对郑成功攻打台湾的策略,很是不赞同?”
张煌言点头:“郑成功手握强大的舰队,不思攻打清军,反而去挣一个荒凉的破岛,真让人痛心!”
曹继武摇头笑了:“曹某刚才给您说的一番话,算是白说了。”
“什么意思?”
张煌言很不理解,两眼发光,瞪着曹继武。
曹继武直视张煌言的眼光,没有一丝的闪避:郑成功虽然有强大的舰队,但也需要强大的军资,然而这军资要从哪里来?士卒无饷,枪炮无弹,再强大的舰队,也是一堆废柴。
水师乃水上兵种,而清军皆是陆战高手。所以郑成功的部队,一旦上了岸,根本不是清军的对手。如今大清占据了整个天下,而郑成功在海上却无依无靠。双方消耗起来,郑成功很快就会败亡。
要跟大清长期耗下去,郑成功必须要有根。台湾的荷兰人,离南洋万里之遥。而泉州离台湾,才区区三百里。所以郑成功和荷兰人打消耗战,就一定能够取胜。
拿下台湾,他郑成功便有了一个落脚之处,这样才能够长久和清军对抗。所以郑成功的头脑,是相当的清醒,他去打台湾,也是明智之举。
然而阮春雷不同意曹继武的观点,极力反驳:“可是他这一走,丢下我们,我们又能就支撑多久呢?所以郑成功这种不顾友军的行径,让人极为痛心!”
曹继武正色:“还是第一个问题,他不去打台湾,你们还能支撑多久?”
众人面面相觑,无言以对。
即便郑成功留下来,和大家一起干,最多也只能多残喘几日而已。毕竟人家大清已经占据了天下,单靠几个荒凉的岛屿,要和整个天下消耗,简直就是蚍蜉撼树。
俗话说的好,亲兄弟明算账。郑成功、周崔芝、阮春雷和陈天书,虽然同归于大明治下,但四人各有各自的武装和利益。共同抗清,前途渺茫。既然大家一起干,难有成效,那人家郑成功,私下里给自己找条后路,按道理也无可厚非。
然而郑成功一旦有了台湾,他就有了根。而周崔芝三人,就尴尬了。虽然都是兄弟,但是三人要是去了台湾,那得看郑成功的脸色吧?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郑成功的台湾,岂能容周崔芝等人的武装存在呢?
所以郑成功一旦拿下台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