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
俗话说,观局者迷,旁观者清。曹继武一定会有独到的见解。他只是怕四人情绪激动,到时做出不理智的疯狂,所以要提前打预防针。
过了一会儿,四人准备好了心态,相互对视,轮流向曹继武点了头。
曹继武很满意,继续说道:“我先来帮你们分析一下,你们的对手清军。”
清国的主力部队,是八旗军。而真正的满洲八旗军,只有二十多万,加上汉八旗和蒙古八旗,也就四十万人。这四十万人,对于偌大的华夏来说,实在是太少,而且他们不善海战。所以张煌言等人,接触到他们的机会,几乎渺茫。
李自成和张献忠的农民军部队,选择投降的,倒不是很多。清国之所以能够风卷残云,席卷全国,几乎全靠着大明反水的百万大军。
关外的八旗军,其实对关内的情况,并不了解。但反水的大明军队,就不一样了。这帮人原本就是大明的子民,他们几乎熟悉大明的每一寸土地。有了这些人作为带路党,所以大清几乎每战必胜,打得大明毫无招架之功。
而且原来大明的绝大多数重臣,丢弃仁义道德,转而屈膝大清。这样以来,大清文武并用,以汉制汉,所以很快就平定中原,席卷江南。
目前义军直接的对手,就是大明原来的一帮人,如范文程、洪承畴、吴三桂,孔有德、李成栋等等。这帮人原本在大明,属于怀才不遇,皆不是什么显要人物,甚至是名不见经传的小角色。但他们一旦到了满清,却个个身手不凡。
为什么换了主人,他们就爆发了?这问题的根源,只能在大明自己身上找。
拆穿的太多,曹继武怕他们受不了,所以没有指出明国无能的原因,只说大明气数已尽,无力回天。他拿天意搪塞,并直言,义军支持不了多久了。
曹继武一席话,说的张煌言无言以对,周崔芝三人,也只有长吁短叹。
过了一会儿,等四人神色缓和了,曹继武问张煌言:“请问尚书大人,刘邦之所以能胜项羽,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张煌言不假思索:“当然是知人善用,项羽刚愎自用,连一个范增也给气跑了,不败才怪。”
曹继武直摇头,张煌言甚是奇怪:“那你认为是什么原因?”
曹继武神秘一笑:“因为刘邦有根,而项羽却没有。”
周崔芝疑惑不解:“什么意思?”
曹继武不再绕他们,直接说出自己的观点:
关中千里沃野,蜀中天府之国。这是大秦帝国兴旺的根基,而刘邦正是占据了这两块地盘。所以即使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