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投靠了祖大寿。而陈敬之,不愿和东林腐儒以及监军太监扯皮,于是潜回了九华山。
渡叶禅师的师弟——渡石,继承了无暇禅师的医术。他经常去流云涧采药,这才得知,禅静原来躲在了流云涧。
渡叶早已年过九旬,精力不比当年,早想卸任。渡石一心行医,况且他也九十多岁了,因此不愿接任。而禅池年方二十,太过年轻。无暇禅师那么高的名望,一个年轻僧人,怎么能担当得起?如果渡叶强行让位,万年寺一大把的高僧,禅池能服众吗?
所以听说禅静回来了,渡叶喜不自禁,遂让禅池把他叫回来。然而由于临行之时,没有和渡叶打招呼,陈敬之觉得有愧。并且自己在辽东征战,也惹了一身的伤痕,光是脸上,就有四道刀疤,已经毁了容,不再适合抛头露面。他不愿见师父,渡叶也是无可奈何。
禅静以为,自己一生报国杀敌,却处处被明国的套路掣肘,辽东局势,一日不如一日,他所有的努力,终究是一场空,遂改法号为普空。
当时的曹士章,得知陈敬之执意回山之时,托他照顾儿子,以解他后顾之忧。陈敬之当时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因此曹文恭和普空,暗中一直有联系。
曹文恭得知南京陷落的消息,知道形势已经迫在眉睫,于是将妻儿托付给普空,他自己则投身于抗清的队伍当中。
形势危急,故人之子托弱,普空没有任何拒绝的理由。但鉴于自己面容已毁,怕惊着母子二人,于是普空让师弟禅池帮忙,请渡叶出来应对一下。
此时的罗汉堂中,就剩下师徒二人,渡叶叹了口气,无奈道:“为师年近百岁,形如朽木,时日不多了!”
普空知道师父的话外之意,于是劝道:“还请师父传位于禅池,他年……”
“你这不是胡闹吗?”渡叶打断普空道,“万年寺之所以兴旺,全靠师父无暇禅师的名望。禅池才二十岁,怎能服众?如今乱世,我佛门弟子中,也有不少败类。如果住持没有手段,镇不住这些败类,等他们勾结匪类,无暇禅师一生的修行,岂不毁于一旦?”
乱世当中,寺庙被毁的案例,比比皆是。因此要想保住万年寺,住持必须有手腕才行。而万年寺众佛门弟子中,只有普空一人,身怀绝技。因此住持最好的人选,非他莫属。
然而,道家崇尚清静无为,追求的是逍遥洒脱,自由自在。普空虽为佛门弟子,但不喜佛法。他深受云摩祖师影响,因此不愿受到约束,更不愿去管,那些按部就班,只知念经打坐的呆板和尚。
罗汉堂内,虽然漆黑一片,但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