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僧叹了口气,摇了摇头,他仔细想了一下,于是给郑三娘指引:“乱世之中,释家避难的人氏,多如牛毛。那位高僧,可能也是挂单的僧人,施主所说的法号,可能现在不用了。施主不如去知事房问一问,或许能找到他。”
郑三娘谢过了老僧,拉起正在和小沙弥玩闹的小继武,立即赶往知事房。
知事就是通晓事理的意思。知事房对寺院来说,就相当于一个国家的外交部,那里的僧人全都见多识广。然而即便是知事房的僧人,也没人知道普空这个法号。可是曹文恭临行前,说的就是普空。但知事房的僧人,个个脑袋晃得,就像小继武手里的拨浪鼓。
郑三娘无奈,只得逢僧人就问。偌大的禅院,母子俩一直转到太阳落山,也没打听出个子丑寅卯来。郑三娘急的快哭了出来。
见母亲着急,小继武转了转溜圆的小眼珠,突然惊喜地叫道:“庙里的和尚,没有住持不知道的,咱们去找他,不就晓得了?”
一语惊醒梦中人,郑三娘欢喜异常,抱起小继武亲了两下,直夸他聪明。
合寺众僧,都在住持的管辖之下。只要是万年寺的僧人,他就一定会知道。郑三娘带着儿子,急忙赶往方丈。
母子二人刚到地方,就遇见了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僧人。
这僧人目如朗星,面如冠玉,身形消瘦,犹如风中的一棵楠竹。虽然年轻,但脑门上的九个香疤和身上的皂色黄格袈裟,说明他是个高阶的和尚。郑三娘急忙上前行礼。
孤儿寡母,跑这里来干什么?这僧人甚是奇怪,连忙拦住告诫道:“方丈乃佛门净地,女施主还是请回吧!”
小继武抢上前来嚷道:“我们来找普空。”
年轻僧人闻言,大吃一惊。愣了半晌,急问道:“普空和你们是什么关系?”
小继武抢道:“普空叫什么陈敬之,与爷爷和外公,是好兄弟。”
这一句话,彻底把年轻僧人震惊了。他仔细打量眼前的母子二人。然而双方第一次见,能看出什么来?于是他急问小继武道:“你爷爷和外公叫什么名字?”
长辈的名字是忌讳,小继武怎么可能知道呢?于是他急忙抬头,着急地看着母亲。
母亲行了个礼,代为回答:“家父姓郑,讳魁元,家翁姓曹,讳士章。”
僧人闻言大惊,急忙转身飞去。可是他忽然又回来了,追问道:“以何为证?”
郑三娘急忙将曹文恭的信,掏出来交给僧人。信封上赫然写着:敬请普空大师亲启,小侄文恭奉上。
僧人仔细看了一眼,确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