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第一美人的名头名副其实。
福寿堂的孔嬷嬷从外头进来,叹了声:“老夫人,若不然夜里你去看看五姑娘,咱们跟碧蘅院隔着近,穿件披风保准没人看见。”
彭氏面容不变,眉宇间刻着历经风霜的纹路,这几年尤其加深了许多,她捻着珠子,声音沧桑低沉:“她母亲为她筹谋一生,我若心软,岂不是害了她。”
彭氏只有一儿一女,对女儿姜雪尤其宠爱,当初先帝赐婚,她是有多么不舍,可见女儿归宁后诉说自己过得幸福,她也就很是高兴。谁知道,这样的好日子只过了两三年,姜雪便独自一人和离回京。
郑文曜被斩,她忍着悲痛生下宝忆,数十年来不与外人来往,只把孩子的性情磨得隐忍乖巧,她算的长远,恨不能把宝忆的一生都计算周密,教她不争不抢,不漏锋芒,教她泰然处事,对人温和,她把宝忆养成个人见人爱的孩子,自己却因心力耗竭早早亡故。
彭氏叹了声,胸口如同被巨石穿过。
“姜家对她越坏,宝忆便能越发周全,便让她循着她母亲的遗愿活吧。”
.....
周家书房,大理寺两个同僚正在与周启暗商前几日的要案。
此事往深处盘查,渐渐剥离出一条明朗的线来,只是这条线曲折离奇,与十几年前被谋逆案牵连其中的郑家有关。
周启以手扶额,将几卷整理好的卷宗分发给他们两人,低声道:“此案以我目前掌握证据来判,有明线暗线两网鱼。小鱼顶端是以太府监为首的下行官员,涉及罪行贪墨,渎职侵吞粮田。大鱼底端都在太府监之上,且深挖下去真相恐不能示众。”
“你的意思,是想剥离出太府监以下人等。”说话的是景子意,平阴侯世子,大理寺主簿。
另外那人皱着眉:“大人怕打草惊蛇,此次结案想摁下当年抄郑家时失踪的滔天财富这一线索?”
周启道:“正是此意。”
景子墨往后靠在书架上,右手托着脸,沉默半晌后说:“为保稳妥,结案之日最好赶在月底前,太府监为人十分警觉,耽搁下去难保不会走漏风声。”
“你与宋浩整理完头绪后,同刑部联合审查,切记不要外泄谋逆案任何消息。”周启起身,拂去衣袍上的褶子,又道:“再过两月,等京中事情平定后,我想亲自去趟江南。”
周启原本是要去花厅,经过暖阁时顺道进去看了眼,书案上摆着的厚厚一沓字帖,像是许久未动,笔架上的毛笔都干索索的,松烟墨盖在匣子里,却不见姜宝忆人影。
他看了眼进来清理的丫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