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花八门。不如我们搞一次板报评比,内容必须是新训中的真实事例,怎么样?”
大队长也不反对:“行,要不那帮小子看完了电视新闻,就没有什么事了。还不如让他们多办两期板报,大家还能练习一下协作。”
教导员让他的话逗乐了:“说得好象人家新兵无所事事似的。现在哪个中队睡前不搞俯卧撑练习。”
“那才几分钟。对了,教导员其实你得想一想,咱们那个野营拉练由我负责,可是授衔还是你来吧?还有每周末的文化活动,还是得增加一些,也不能老是看电影、唱卡拉ok吧。”
教导员对这个也有些犯愁:新兵刚到部队一个多月,文体活动的安排已经快把他的脑细胞杀死一大半了——部队不同于地方,你也不能让战士们一到周末就通宵达旦地狂欢,还得有部队特色,又不能安排强度太大的比赛,挤占训练时间。难,不是一般的难。
不过做为分管思想的那个,再难他也得上,所以点了点头,对大队长说:“行呀,我哪天再把几个中队指导员叫到一起,看看他们有没有什么好点子。”
最先进行的文化活动,还是教导员提议的板报评比。各中队都纷纷选派出自己最强的“文化”班底,力争在评比中取得一个好成绩。
二中队自然也不例外,李万亭与张紫阳荣幸地成为了板报组的成员。他们两个主要负责文字内容的收集与整理,至于排版,由一班那位演讲比赛的第二名来完成。
最最重要的,其实还是图画。黑板报的形式往往大于内容,只有将观众引到自己的板报面前来,停下观看,才能发现内容的惊艳之处。反过来,不管你的内容多么丰富,文笔多么优美,连看的人都没有,那也是俏眉眼抛给了瞎子看。
担任二中队板报美工的,是八班的杨张峰,他是从小上过绘画兴趣班的人,画个板报还是绰绰有余的。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看着指导员给他们准备好的各色彩色粉笔,杨张峰第一句话就是:“粉笔不行。”
方法让这个大胆的战士给惊了一下:“少什么颜色?”
杨张峰摇了摇头:“不是少颜色,是黑板报不能用粉笔。指导员,能不能买点广告色过来?那个色彩又鲜艳,又好擦拭修改。要是用了广告色,我保证咱们中队的板报,这次一定最出彩!”
好吧,方法现在只能承认自己没有与时俱进。在他的头脑里,出板报当然要用粉笔,却不知道还有更鲜艳的新产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